2020年1月10日,,馮驥才《俗世奇人全本》新書發(fā)布會現(xiàn)場
我們需要的讀書,,是一種發(fā)自心靈的,對讀書的本然喜愛,。
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在書里面,,世界上沒有的東西也在書里面,比如人的想象,、智慧,、思想、發(fā)現(xiàn),。所以我說,,書的世界,大于我們現(xiàn)實的世界,。
讀書的目的,,可以大致分為四類。比如說身體不舒服了,,想知道哪兒疼是怎么回事,,去找一些醫(yī)書來看,這是工具性的讀書,。第二類就是求知,,讀書時也許沒有什么非常明確的目的,但這可能影響了我后來從業(yè)的選擇,。第三類就是消遣性的讀書,,這是許多人的選擇,像大家在地鐵上都在看的書,,大多只是消遣讀物。第四類,,我用了一個詞,,就是讀書是為了心靈生活,這是我最推崇的,。我們需要書里那些內(nèi)容給我們治愈,,我們需要比較純粹的、精神的,、情感的生活,,需要思考的、審美的生活,。
我總想方設法擠出一些讀書時間,,家里的書房,我稱它們?yōu)槲业摹皶病???臻e時,,我喜歡在書房里放一點很輕的鋼琴曲子,正好有朋友送我剛下來的西湖龍井,,特別好的明前茶,,沏一杯,坐在那里,,然后把一本書打開,。
享受別人的思想,也是很快樂的事,,特別是這些思想有發(fā)現(xiàn)的時候,,它會一下子把你引申到一個抽象的、全新的境界里去,,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人的智慧在那個地方忽然開辟了一個空間,這個空間你過去沒有看見過,。這讓人很享受,。
我所有的人生經(jīng)歷和收獲,都離不開文學和書籍的滋養(yǎng),。我兒時的啟蒙教育,,是從每天晨起早讀古典詩詞和四書五經(jīng)開始的。詩詞中所描繪的情景與生活的詩意,,生發(fā)了我對美的追求,。
我在二十歲前,還沒有正式讀到一本外國文學,,直到一位讀書多,、藏書多的好友向我推薦了屠格涅夫的《初戀》,這才給我打開了各國名作的大門,,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契訶夫?qū)ξ矣绊懕容^大,當然他的文字寫法對我有影響,,他那種短句子的運用,,一種白描式的語言,那種語言的節(jié)奏感,,對我都是有影響的,。但是他最影響我的,還是他的悲憫,,我覺得這對于作家是特別重要的,,作家應該對弱者,對人有一顆悲憫的心,。
有人問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汲取書中的精華并做有選擇的閱讀?我覺得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人在青少年求知欲最強的階段,一定要多讀經(jīng)典,,這些是人類知識和智慧的精華,。
我兒子上小學的時候,有時我到書店買書,,就買一大包,,回來后就扔他床上。他會自己挑選,,不喜歡的書就扔一邊了,,喜歡的書他就會去看。人的閱讀要隨他自己的性情,。每個人進入書的世界的入口,,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進入一個風景區(qū)一樣,,每個人的入口不一樣,,但是這個景區(qū)里會有引導。我們所有人類的經(jīng)典的書,,實際上都是人類的一些重要的價值觀,、重要的是非標準、重要的道德取向,、重要的審美法則,,這些都包含在經(jīng)典里邊。所以,,我覺得讓孩子讀書,,一個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讓孩子讀經(jīng)典,。
去年,我新寫了18篇“俗世奇人”,,今年與讀者見面了,。這本書每個短篇都是兩千字左右,我都是用最短的,、最精干的語言,,用白描的方法,一篇小說寫一個人物,。
后來別人跟我講,,你這作品的好處就是因為你寫得短,,適合現(xiàn)代人看,因為網(wǎng)絡傳播很快,。但是我想挑戰(zhàn)一下自己,,我想知道是不是寫長了就沒那么多人看了。如果沒多少人看的話,,我覺得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的能力達不到,另一個就是人們的閱讀習慣改變了,。
如果人們的閱讀習慣真的改變了,,這恐怕還得需要作家去思考,我們要用怎樣的一種藝術力量,,把純文學的陣地守住,。這可能對我們是一個挑戰(zhàn)。
在做傳統(tǒng)文化保護的這近二十年間,,雖然我少讀了很多書,,也少寫了很多書,但是我讀到,、學到的廣闊而豐富的各地民族,、民間文化和歷史,是我這輩子讀到的最重要,、最有價值的書,。
在整個傳統(tǒng)文化保護的過程中,我有一個體會,,那就是我們不知道的,,永遠比我們知道的多。走進某個村子前,,我們真是沒有想到,,這里有那么好的藝術,有那么好聽的歌,,有那么好的一種手藝,,或者那么美的一些建筑。這時候你反過身來,,倒需要工具性的讀書,。需要找資料,需要找當?shù)氐娜藖韱?,需要找當?shù)氐目h志看一看,。當?shù)氐囊恍W者們可能已經(jīng)寫過相關的書,但是我沒有讀過,,我需要把它們找出來看,,這樣我會多知道很多東西,,多學到很多東西。我覺得學習應該永遠是知行合一的,。
真正的書,,不止在書房里,更在田野,、在社會,、在人心里。我要在田野里閱讀那些文化遺產(chǎn)的書,、生活的書,、老百姓的書、生命的書,,只有這樣,,才會是對一段歷史、一種文化和一種生命的立體解讀,。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