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提起牡丹,便想起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國色是指一國中最美的女子,,以國色喻之,道出了牡丹高貴典雅之美,、脫塵去俗之味,,是再恰當不過的。
提起牡丹,,也會想起唐代女皇貶謫牡丹的故事,。一年冬天,天降大雪,,武則天突然想賞花,,但見大地白茫茫一片,色彩單調(diào),、花草凋零,,武則天非常生氣,于是提筆命道:“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fā),,莫待曉風吹,。”第二天清早,,果見百花盛開,。唯有牡丹厭惡專權(quán)亂世,違旨不開,。武則天大怒,,下旨發(fā)配洛陽邙山。沒想到洛陽人愛花成性,,看到邙山上添了新花,,家家戶戶移栽培植。待到來年,,各色牡丹開遍了邙山上下和洛陽城內(nèi)外,。武則天得知后,下令火燒邙山,,想讓牡丹斷種絕代,。誰知次年春天,牡丹花開更艷。桿莖上赫然帶有黑印,,正是去年烈火焚燒的痕跡,,后人稱為“焦骨牡丹”。武則天最終無可奈何,,嘆道:“天意不可抗,,民意不可違。牡丹氣數(shù)未盡,,難與抗爭,!”如今,洛陽牡丹盛名遠播,。
至此,,牡丹被賦予“不畏皇權(quán)、泛愛民眾”的內(nèi)涵,。難怪周敦頤說,,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其實這只是傳說與笑談,,當時的京城長安早已牡丹成勢,花落花開是自然規(guī)律,,豈是人力能夠改變的呢,?否則怎么會有“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的句子呢?
牡丹,,國色天香,、大氣、養(yǎng)眼,,賞心悅目,、沁人心脾。如今,,山東菏澤牡丹在牡丹的國度里占據(jù)一席之地,,聲名遠播。辛興鎮(zhèn)育有牡丹園,,約數(shù)十畝的規(guī)模,雖小而品種大全,?;ㄩ_時節(jié),市民爭趨,,游人如織,,異常火爆,。我也附庸風雅,,在院中栽植牡丹十株,,現(xiàn)已花開爛漫,足可修身養(yǎng)性,。小城內(nèi)栽培牡丹的一定不少吧,?
(作者單位:市稅務局)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