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泮政
瓦罐魚
平常看似非常普通的食物往往就是人間美味,,譬如瓦罐魚,,在我看來就是一道至純至香的美味佳肴,。瓦罐魚,那是母親的味道,,幸福的味道,,懷想的味道,。
這些年吃魚的機(jī)會多了,無論是家宴便餐,,還是做客赴宴,,魚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常吃種類也多了,,海類的鲅魚,、帶魚、鯧魚,、鱸魚,、黑魚、碟魚,、黃花魚,、黃尖子魚,淡水累的鯉魚,、鰱魚,、鯽魚、草魚,、泥鰍魚等等,,不勝枚舉。煎炸烹蒸,,魚香四溢,,味蕾上的愜意,彌漫著庸常生活的芬芳,。一種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是,,一餐下來,剩下的多是魚頭,,有的干脆就不上魚頭魚尾,,像帶魚,只上長寬度大體一致的魚身段,,像標(biāo)尺丈量裁制的,。我常在心中自問:那些魚頭魚尾哪里去了呢?
從營養(yǎng)學(xué)的角度看,,魚頭魚尾可能是魚類身上的寶貝,。但飯桌上多被棄之不食,餐后倒掉或者喂狗喂貓,。這讓我想起了瓦罐魚,,一種多年前常常食用的美味佳肴。
魚是瓦罐魚的主要食材之一,其實就是魚頭魚尾,,最好的魚頭魚尾還是咸帶魚,、咸鲅魚。帶魚我們這一帶也叫刀魚,,這類海魚頭尾鮮嫩,,鲅魚綿香,都是瓦罐魚上好的食材,。另一種重要的食材是黃豆,,莊稼人年年種植,不是什么稀罕物,。既然是瓦罐魚,瓦罐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制食工具,。瓦罐,,魚,黃豆,,三位一體,,咸魚頭尾是最珍貴的材料。母親在攤煎餅之前,,先將魚頭魚尾洗干凈,,黃豆泡好,一同放進(jìn)瓦罐,,加適量的鹽,,大蔥段和茴香,注入蒙頭水,,然后置瓦罐于煎餅鏊子一旁,。
攤煎餅是個細(xì)活。母親雙腿盤坐,,緩緩向鏊子底下續(xù)著柴草,,從大瓦盆中舀上糧食糊糊,手持煎餅筢子均勻地在煎餅鏊子上畫著圓圈,。大約一分多鐘,,一張薄如窗紙的煎餅從母親手中揭起來,置入蓋頂上,。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煙火與熱氣升騰,煎餅越攤越多,。
柴草的灰火逐漸將瓦罐包圍,,耐著性子煨燉著瓦罐魚。灰火越多,,瓦罐魚越接近燉熟,。母親將一大摞煎餅攤完了,瓦罐魚也就燉好了,。霎時,,整個灶間里彌漫著帶點(diǎn)腥氣的黃豆魚香。
新攤的煎餅,,就著剛剛煨燉的瓦罐魚,,就是一頓上好的餐食美味。金黃的大豆,,好似大了不少,,入口即化,帶著魚香,。一塊魚頭,,似乎也已無骨無刺。煎餅卷瓦罐魚,,飽餐一頓,,感覺幸福滿滿。其實一大家子人口,,瓦罐魚也不會敞開肚皮吃,。母親先是將熟制的瓦罐魚倒在飯盒里,這是留給我住校上學(xué)一日三餐的菜肴,。一周回家一次或者二次,,捎飯帶菜,炒咸菜絲是主打菜肴,,瓦罐魚就上了一個檔次,。鄰桌同學(xué)順手夾一筷子,共享瓦罐魚小菜,,直呼人間美好生活,,不過一筷子瓦罐魚美味。言重了,,卻也是清苦生活中的一大樂趣,。
如今已很難吃到瓦罐魚,主要是鄉(xiāng)村早已不再攤煎餅了,,鏊子也多年不知去向,。有次忽然想吃瓦罐魚,就在天然氣灶上燉了一罐,。問娘:“好吃不,?”娘說還好,。我細(xì)心咂摸,好像不比母親在煎餅鏊子一旁煨燉的那種味道好,。食材好于過去,,魚頭魚段肥美,黃豆粒粒飽滿,,較大的差別僅僅是柴火和天然氣煨制,,何至于此?,!
或許是生活真的好了,,以至于味蕾上的瓦罐魚失去了母親的味道。
綠豆棋子
小滿過后,,天氣逐漸炎熱起來,,就常想母親做的一種美食:綠豆棋子。
豆類莊稼是五谷雜糧中人間美味的源頭,。紅豆,,黃豆,黑豆,,豌豆,豇豆,,蠶豆,,蕓豆等等,不光五顏六色,,賞心悅目,,重要的是既能泡制飯食,又能制作菜肴,。豆包,,豆腐,豆?jié){,,豆腦,,豆腐皮,豐富了普通百姓一日三餐的日常生活,。
唯有綠豆,,仿佛與其它豆類有所不同,豆前加上一個綠字修飾,,這就綠色盎然,,頓時就有了一種涼爽的感覺。綠豆的確是綠色的豆類,,用它熬制綠豆湯,,豆花翻滾,,豆湯青綠,湯水清澈,,甜中帶香,。綠豆湯是解暑佳品,炎炎夏日,,喝一碗綠豆湯,,解渴消暑,神清氣爽,。
綠豆是上好的食物,。它金貴,但產(chǎn)量不高,,記憶中從來沒有大面積的種植,。只在地阡地邊,地瓜地里,,棉田缺苗的空隙里種一些,。每戶一年也就收獲十斤八斤或者幾十斤用來打打牙祭。
母親在入伏以后,,偶爾熬制一鍋綠豆湯,,盛放到一個大瓦盆里涼著。暑假里跟著父親上坡干活,,大汗淋漓,,又累又渴。中午匆匆趕回家,,舀起一大碗綠豆湯就喝,,那個爽,不亞于今天喝一聽扎啤,。
綠豆湯好喝,,綠豆棋子可是真好吃。母親將綠豆淘洗干凈,,清水泡一泡,。然后和面,揉面,,把面團(tuán)分成若干小塊,,再將面搟成水餃皮那么薄,最后切面,,將面皮切成棋子塊(菱形狀),。柴草燒大鍋,蔥花油爆鍋,,添水煮綠豆,,綠豆九成熟時,,豆花綻放,此時敞鍋蓋下面皮,,大火煮開鍋,,一鍋滾燙的綠豆棋子飯,成了,。
碗中的綠豆棋子飯,,漂著蔥油花,棋子面皮上抱著豆花,。喝一口湯,,吃一口綠豆棋子,甜中帶咸,,咸里透香,,一大碗風(fēng)卷殘云,一大碗盛上再吃,。綠豆棋子飯,,墊饑、解渴,、消暑,、提神。
母親看著我們急赤白臉的吃相,,臉上洋溢著笑容,,仿佛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的確,,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一碗綠豆棋子,,喂養(yǎng)了我的童年,,滋養(yǎng)了我長久甜蜜的記憶。
端午粽
年年端午粽飄香,。農(nóng)歷五月的腳步剛剛開啟,,端午節(jié)便接踵而至。
端午節(jié)是咱中國獨(dú)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孩子們盼望的節(jié)日,。孩子盼端午節(jié),自然是沖著一種美食來的,,就是粽子,。孩提時的端午節(jié),直接將一個節(jié)日的儀式感簡化成了吃一種粽子美食,,如果端午節(jié)沒有粽子吃,,這個節(jié)日也就會寡淡乏味,。
端午節(jié)怎么能沒有粽子吃?即使在生活比較困難的歲月里,,每年的端午節(jié)之前,,母親都會操持著趕制粽子。父親從集市上買來干爽泛著綠色清香味道的粽葉,,珍珠般透亮的糯米,,溢著甜絲絲香味的干紅棗,還有一兩包糖精,。之后母親便大顯身手,,先將粽葉和糯米分別泡在盛滿清水的大瓦盆里。晚上,,母親在如豆的煤油燈光映照下,,席地而坐,把三二個粽葉齊整地排放在手上托著,,小勺將糯米舀放在粽葉的中心位置,,糖精水拌勻,再放上兩粒紅棗,,雙手?jǐn)n包,,粽葉繩纏繞,一對對長方形的粽子便整齊地碼成一排,,極像城墻的垛口傲然地挺立,。我極愿意此時給母親打下手,干點(diǎn)遞遞拿拿的營生,。一邊欣賞母親像是在完成一件藝術(shù)品似的包粽子過程,,一邊享受著粽香四溢的清爽氣息,愜意地令人不經(jīng)意間哼著小曲,。
包完粽子,,上鍋煮粽,八印鐵鍋里清水蓋粽,,灶膛底下,,燃起青草香的柴火。旺火煮,,煮之水沸,,慢火煨,煨之米熟,?;鸷虿荒芴螅髣t粽米糜爛,;火候也不能太小,,太小則粽味不足,。母親煮粽子,總會將日常攢下的十幾個雞蛋和粽子一起煮,。煮熟粽子的熱蒸汽沖出鍋蓋,,滿屋子彌漫著濃濃的粽子、雞蛋混合的香味,。
當(dāng)下想吃粽子,,自己隨意包,不愿意勞神費(fèi)力,,也可以到超市或者到集市上買,。不光品種多樣,什么三角形,、梯形,、方形、圓形等等,,單就包粽子的葉子而言也有多種,,葦葉、荷葉,、美人蕉葉,、艾葉、箬葉,,不一而足,。那食材更是花樣繁多,甜粽子,、咸粽子都有,。餡料除了傳統(tǒng)的糯米、紅棗,、白糖以外,,還有鮮肉粽、豆沙粽,、蛋黃肉粽、板栗粽,、百果粽,、紫薯粽、桂花飄香粽,、鮑汁牛柳粽,、干貝鮮肉粽,等等,。如今凡是能想到的,,都可以加到餡料里面做成想吃的粽子,,真是應(yīng)有盡有。而且盡可以敞開肚皮吃,,保管吃個夠,。
這樣繁多的粽子可不是我們小時候能夠享受到的。兒時能吃到的僅僅是母親做的傳統(tǒng)的紅棗糯米粽,。母親包粽子用的粽葉是柞樹葉,,也叫桲欏葉,桲欏葉像扇子,,綠色葉片,,脈絡(luò)清晰。
母親總是在端午節(jié)前一天包粽子,。母親一邊包,,一邊問打下手的我,明天是什么日子,?我說端午節(jié),。我早就聽大人說過了,這個難不住我,。母親又問,,端午節(jié)是什么節(jié)日。我當(dāng)然不知道,?!肮?jié)分端午自難言,萬古傳聞為屈原,?!蹦赣H便一邊包粽子,一邊跟我講端午節(jié),。我當(dāng)時只是懵懵懂懂地記住了一個名字是屈原,,還有屈原投河死亡的那條河,其它的并不記得了,。那時我不關(guān)心屈原,,只盼望盡快吃到粽子。所以記不大住端午節(jié)的故事,。
端午節(jié)終于吃上粽子了,,總體感覺是:香、甜,、美,。但不能敞開肚皮吃,頂多一人分到一對粽子。上有老下有少的,,粽子出鍋,,母親老老少少得分一圈,還得留出幾對粽子去看望姥爺姥娘,。粽葉上哪怕還有一粒糯米,,也用舌尖舔進(jìn)口中,還將柔軟的粽葉放進(jìn)嘴里嚼一嚼,,唇齒里有著無窮盡的粽香味道,。
我漸漸長大,母親漸漸變老,。粽子盡可以吃了,,屈原的故事早已爛熟于心。原來母親故事中的那句詩是唐代文秀的《端午》詩,。母親已經(jīng)不記得文秀的詩了,,這幾年也不能自己包粽子了。我的妻子和妹妹們包粽子,,送給母親吃,,母親說好吃。
的確是好吃,。但不是母親粽子的味道,。
(作者系山東省作協(xié)會員,,諸城市作協(xié)副主席)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