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光
又到了在馬路邊上“放個雞蛋孵小雞”的日子了,。成天抱怨“天兒太熱了”的你,,知道古人是如何描寫酷暑,,如何優(yōu)雅吐槽天氣炎熱嗎,?
悶熱必多汗,。唐范登《六月》中說:“六月季夏天,,身熱汗如漿,?!睍x程季明《拒客詩》中說:“搖扇手都酸,,流汗正滂沱,。”宋戴復古《大熱五首·其一》中說:“田水沸如湯,,背汗?jié)袢鐫?。”汗流得如“漿”,,如“潑”,,如“滂沱”,當然很熱了,。
那么,,古人又如何形容揮汗如雨的高溫環(huán)境呢?
宋代梅堯臣的《和蔡仲謀苦熱》是通過周圍事物在大熱天中的狀態(tài)來描寫苦熱的典型:“大熱燥萬物,,萬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飛鳥厭其羽,,走獸厭其毛?!?nbsp;
古詩中詠苦熱最叫絕的要數(shù)宋代范成大和唐代王維了,。范成大在《秋前風雨頓涼》中說:“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辭老境似潮來,?!彼聼崤碌眠B加速衰老都不顧,但求苦熱天快過去,。王維在《苦熱》一詩中竟然想“思出宇宙外,,曠然在寥廓”。那么,古人如何度苦夏,?
白天在樹蔭下納涼是普遍辦法,,因為夏日的主要熱源是灼熱的陽光。宋戴復古《大熱五首·其四》中說:“我家老茅屋,,破漏尚可住,。門前五巨樟,枝葉龍蛇舞,。半空隔天日,,六月不知暑?!比绻M入高大濃密的樹林中,,就更“四時無夏氣,三伏有秋風”了,。
避暑的“最高境界”還是唐代白居易在《消暑》中說的,,“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簡言之,就是“虛室,,心靜”,虛室利心靜,,心靜自然涼,。
魏晉的嵇康更絕,在《養(yǎng)生論》中把“心理避暑”的功能發(fā)揮到極致,,要求“常有冰雪在心”,。試想,心靜再加上想象人在冰雪環(huán)境中,,焉能不涼,?
前面說到,宋代楊萬里怕苦熱,,比之為“寇”,。那么,古人埋怨夏季苦熱嗎,?不一定,。至少宋代的戴復古就說過“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結(jié)”。即農(nóng)諺說的“(冬)不冷(夏)不熱,,五谷不結(jié),。”水稻熱慣了,,涼了反而會減產(chǎn),。不是嗎?
?。▉碓矗簩W習強國)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