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災是“天大的事”,,事關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事關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大局。7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抓緊抓實防汛救災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既是一次大戰(zhàn),也是一次大考,?!鞍驯U先嗣裆敭a(chǎn)安全放在第一位”,再次向世人彰顯了這個國家的價值取向,?!扒暌挥觥薄跋喈斢?50個西湖從天而降”“自有氣象記錄以來,單日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建站以來),,單小時降雨量超過日歷史極值”,,社交媒體的圖片與視頻、官方通報的一個又一個數(shù)字,,雨情的迅猛急迫令人揪心,。災情緊急考驗責任擔當,水臨城下更需萬眾一心,,要打贏這一場抗洪搶險的大戰(zhàn),,團結多方力量是取得勝利的關鍵。
“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1998年的抗洪大堤之上,,一首《為了誰》傳唱至今。在危難關頭,,“你永遠可以相信人民子弟兵”的話語絕不落空,。在河南中牟縣搶險救災的武警河南總隊機動支隊官兵連夜奮戰(zhàn)了12個小時;鄭州聯(lián)保中心某汽車團某連戰(zhàn)士連夜遞交58份請戰(zhàn)書,;駐豫火箭軍某部經(jīng)4小時奔波抵達鄭州,,救援轉移兒童福利院500多名兒童……人民子弟兵是防汛救災的重要力量,,他們以戰(zhàn)斗的姿態(tài)堅守在最前線,用行動喊出“唯強者進,,唯強者勝,,我們的隊伍向前方!”,。這群戰(zhàn)士在洪水中筑起的一道沖不垮的鋼鐵長城,,讓世人看到了什么是責任擔當。
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一群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鄭州市銀基廣場負一樓被淹,,商場工作人員和熱心市民排成一排,泡在水里,、喊著口號,,用繩子將被困人員逐個拉出來;一名女子在水流中抱住路邊的樹不敢松手,,社區(qū)工作人員找來兩根紅條幅當搶險救援繩,,幾番嘗試后,將女子成功救助出危險區(qū)域……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人民一旦團結起來,就能無往而不勝,。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矗立在洶涌洪流之中,,仿若防汛救災的群體雕像,詮釋著中華民族不畏艱難,、團結奮斗的精神,。
明者遠見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無形,??购閾岆U是對系統(tǒng)工程的布局落實,亦是對應急管理的重大考驗,。河南省遭遇極端強降雨之后,,河北、山西,、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湖北7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專業(yè)隊伍1800名指戰(zhàn)員帶著舟艇,、“龍吸水”大功率排澇車等抗洪搶險救援裝備緊急馳援中原大地;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緊急啟動一級降雨應急響應,,相關單位迅速調集人員,、車輛、機具,、搶險物資全力組織水害搶險,;在“發(fā)電機支援”與應急搶險隊的共同努力下,停電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正在逐步恢復正常醫(yī)療秩序,,病人得以繼續(xù)接受救助……各級干部職工堅守崗位,、消防救援等人員沖鋒在前、交通運輸?shù)炔块T統(tǒng)籌協(xié)調,,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凝聚起戰(zhàn)勝災害的無窮力量,。
微光匯聚筑砥柱,,同舟共濟保安瀾。在此次強降雨之中,,滯留于鄭州東站的學生管樂團奏響《我和我的祖國》與《歌唱祖國》,為大家加油打氣,,場面讓人感動,。有風有雨是常態(tài),迎風斗雨見初心,。雖然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指出,,“當前我國正處‘七下八上’主汛期和防汛關鍵期,據(jù)氣象預報,,近期部分地方仍有強降雨,。”但在風雨面前,,中國人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責任與擔當,定能掐住汛情水災的“咽喉”,。有這樣的精氣神在,,河南一定“中”,中國一定“贏”,!
謝偉鋒/中青網(wǎng)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