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煥剛給種植戶傳授先進技術
融媒記者 楊榮岱 通訊員 周子旋
今年是我市在綠色種養(yǎng)循環(huán)領域進行有機肥梯度試驗的第3年,,在常山東側的蘋果樂園,,張煥剛定期到試驗點上,,查看作物長勢、土壤結構,、有機質含量。張煥剛是我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的一名高級農藝師,,濰坊市首批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濰坊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工作十幾年來,他腳踩龍城厚土,,一心推廣農技,、綠色興農,,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勞動者本色,。
近幾年,,張煥剛著力于開展有機肥梯度試驗,,增加有機肥使用,,減少不同用量化肥的梯度實驗。張煥剛說:“通過實驗讓種植戶實實在在看到增加有機肥,、減少化肥對我們的作物產量沒有什么影響,有些甚至產量反而增加了,,口感也提升了,?!?br /> 自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以來,張煥剛帶領團隊在全市采集土壤樣品10000余個,,化驗土壤養(yǎng)分9萬余項次,,安排各類肥料試驗100多個,。制定了主要農作物的養(yǎng)分豐缺指標和施肥指示體系,,制定發(fā)布肥料配方32個,,改變了農民盲目過量施肥的習慣,。全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5%以上,,化肥施用總量自2013年來持續(xù)安全下降,每年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超過0.1個百分點,,綠色種養(yǎng)循環(huán)示范面積發(fā)展到10萬多畝,。
“前幾年,諸城種植大戶對化肥減量增效的認識比較高,,但是種植面積,、種植規(guī)模比較小的種植戶,接受程度相對較低,?!睆垷▌偨榻B:“一方面可能由于年齡的原因,,種植面積較小的多數年齡較大,接受新事物的意愿低,,另一方面是覺得種植面積比較小不愿意去費這些勁,?!?br /> 既要數據的“面子”,,更要增效的“里子”,。這幾年,張煥剛對不同土壤進行私人訂制,,農民的施肥習慣也在悄悄發(fā)生著變化。作為種植大戶,,山東農科農業(yè)集團蘋果樂園基地早已采用張煥剛的施肥方案,,基地負責人朱崇山告訴記者:“從量上來看,產量并沒有減少,,但是從口感上,,完全不一樣。有機肥替代化肥,,是個非常好的路子,?!?br /> 除了開展有機肥梯度試驗,每到一個園區(qū),,不論大小,,向農戶推廣水肥一體化,是張煥剛的必修課,。張煥剛提起推進水肥一體化的初衷,,他介紹:“采用這一方法,可以解決兩個顯著問題,。一個是用工難,,通過水肥一體化,一畝地可以節(jié)約10到15個人工,;另一個是節(jié)約用水,,通過使用水肥一體化可以節(jié)約40%—60%的用水;此外,,還能節(jié)約化肥的投入,。”據了解,,通過水肥一體化的應用,可以解決30%—50%的化肥應用,。肥水不均,,勞動力緊缺是當前農業(yè)發(fā)展面臨的實情,。從2010年開始,張煥剛和大伙兒就開始推廣水肥一體化,。近年來,,通過深入田間開展技術指導推動和爭取實施相關項目示范帶動,,水肥一體化應用面積大幅增加。2017-2021年,,全市累計新發(fā)展水肥一體化技術面積19.4萬畝,,新增面積居濰坊市首位。
園區(qū),、田間,、地頭,,全年有2/3的時間,張煥剛都在田地里忙活,,給種植戶傳授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等先進技術,。接受過他培訓的農民超過3000人次,。水肥一體化的推廣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張煥剛等一批農藝師的堅持和努力下,,目前全市已經成規(guī)模化種植,,水肥一體化的推廣面積在濰坊市一直是使用面積第一名,,水肥一體化的推廣也有力解決了農業(yè)種植當中缺水和化肥過量使用的問題,。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