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夢馨
寒冬已至,,在供暖普及的今天,,寒冷似乎已經(jīng)不足為懼。然而,,在取暖條件遠不如今天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度過漫長冬季的呢?古往今來,,取暖方式雖一直在進化,,但有關(guān)御寒的思路其實大同小異,細數(shù)下來無非三種,要么是改善居所的取暖設(shè)施,,要么緊緊把自己包裹起來隔絕寒冷,再者就是在食物等地方著力,。
在生產(chǎn)條件遠不及今的古代,,冬日人們出門的頻次會大大降低,窩在家里是常態(tài),,因此從根本上改善居所的取暖條件無疑是抵抗寒冷最有效的方式,。火的出現(xiàn),,讓人類告別了茹毛飲血,,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溫暖的來源。冬日里木炭烤火成為古代最常見的取暖方式,。富有智慧的古代人,,在此基礎(chǔ)上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造出了真正意義上的“溫室”,。
早在秦朝,,就有建筑師設(shè)計了大型取暖設(shè)施壁爐,,供高級統(tǒng)治者使用,。漢代宮廷里還出現(xiàn)了溫室殿,,用花椒和泥漿作為保溫材料涂在墻上,,既保證了房間的溫度,,還讓房內(nèi)香氣逼人,,可謂一舉兩得,。而在民間,,冬季更為寒冷的廣大北方地區(qū),,最晚在魏晉時期就有了使用火炕的記錄,,灶臺燒火做飯,,熱量還可以直通炕上,,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資源,這一極具生活智慧的做法至今仍被北方地區(qū)的人民沿用,。明清時期的紫禁城里,,則出現(xiàn)了“地暖”的概念,仿照火炕的原理,,在宮殿下面鋪設(shè)火道,,在殿外廊下灶口燒炭,熱氣輸送到地面,,得到最大限度的擴散,,散布到房間的各個角落。
取暖可在大處著手,也可在小處發(fā)力,。手爐,、腳爐、湯婆子等,,都是古代常見的小型取暖用具,。手爐里裝上炭火,小巧精致,,可捧在手中或者揣在袖子里,,方便攜帶,就像今天的暖手寶,。腳爐原理相同,。而湯婆子則與熱水袋相似,只不過它一般用金屬制成,。在壺里裝上熱水,,擰緊蓋子,放在被窩里就是熱力來源,。
穿衣隨四季而不同,,古人雖沒有羽絨服,但在衣物御寒上也想盡了各種奇招,。有條件的達官貴人擁有最上乘的選擇,,可以身穿錦帽貂裘;連棉衣也買不起的普通人家就只能就地取材,,將柳絮,、蘆花等填充到衣服里,制成簡陋的棉衣,。唐宋時代,,隨著造紙技術(shù)的普及,還出現(xiàn)過一種名為“紙裘”的衣服,,顧名思義,,就是用紙制成的衣服。當時紙張多為樹皮制成,,擁有一定厚度,,柔軟度不能與今日相比,卻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擋風寒,,價格還便宜,。于是,穿紙衣就成了窮苦人家過冬時的選擇,。
如今,,每逢入冬,,“入冬四件套”(糖炒栗子、烤紅薯,、糖葫蘆,、熱奶茶)這類冬日限定美食的熱度就直線飆升。熱乎乎的食物,,是寒冬的絕配,。如果也要列舉古人的“入冬標配”,那應(yīng)該非火鍋,、羊肉和美酒莫屬了,。親朋好友圍坐在火爐邊,伴著蒸騰的熱氣品嘗美食,,煮上一壺熱酒,,溫暖了胃,通身也就暖和起來,。
現(xiàn)在談御寒,,字面意思就是被動地抵抗嚴寒,因此古人過冬總帶著點“熬”的意思,,但真實情況也并非盡是這樣,。古時有一種說法,即冬至以后再過上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會到來,。于是,“數(shù)九”就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當時還流行著一種九九消寒圖,,在冬至那天畫上九九八十一朵梅花,此后一天填一朵,,等到梅花全部染紅,也就意味著冬日終結(jié),,春暖花開,。這樣看,,漫長冬日的消磨,,也被古人琢磨出了一些難得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