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我們農(nóng)村老家,,流傳著“六月六,吃炒面”的說法,。后來,,每年新麥子收完后,幾乎家家戶戶都做炒面,。在我家,,奶奶更是不會忘記這件重要的鄉(xiāng)俗食事。
炒面是將麥子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顏色焦黃,,也叫炒面糊糊,。它食用方便,老少皆宜,,深受人們喜愛,,是農(nóng)村人以前常吃的一種食品。我小時候就是吃著炒面長大的,,所以它在我的記憶中是難以忘懷的家鄉(xiāng)美食,。
做炒面的工序頗為復(fù)雜。每年端午前后麥?zhǔn)战Y(jié)束,,奶奶便開始籌備做炒面,。找一個陽光充足的大晴天,把曬干的新麥舀出幾瓢倒入大瓷盆中,,將其中的雜物用水淘洗干凈,,用笊籬打撈濾掉漂浮物,如此反復(fù)兩三次,,直至水變得清澈,,再用笊籬撈出。瀝干水后,,將麥粒攤鋪在一塊干凈平整的薄膜上晾曬,,曬到八九成干時開始炒麥。把麥粒倒進預(yù)先燒熱的大鐵鍋里,,用鐵鏟不停地翻炒,,灶膛里燒著麥秸草,火勢不能太急,,需用慢火翻炒至麥粒漸成微黃色,,鍋里飄出淡淡的燒麥味,同時聽到“劈里啪啦”的聲響,。這時,,奶奶會用鍋鏟從鍋里鏟一小撮麥粒,快速連續(xù)吹氣冷卻,,放進嘴里幾粒嚼碎,,如果又香又脆,就說明火候到了,,用鐵鏟子盛出,,放置在兩個大簸箕上冷卻。爺爺奶奶兩手端著簸箕上下翻動麥粒,,一是為了簸去少許雜質(zhì),,二是待其完全涼透,裝入干凈的尼龍袋里,,用細(xì)布繩扎緊袋口,,然后運到磨坊去,。
爺爺奶奶一起用力把裝著炒麥的袋子抬到獨輪小推車上,爺爺兩手緊握車柄用力往前推,,奶奶在一旁扶著袋子助力,,我也在另一旁幫忙。我們在鄉(xiāng)村的泥濘小道上一路顛簸,,來到位于村中央的磨坊,,準(zhǔn)備磨炒面。
磨面前,,先將麥袋子過秤,,方便之后按斤算賬。那時用的是電鋼磨,,磨坊老板調(diào)試好機器后,,把麥粒倒入兩個大鐵皮桶中,機器隨即運轉(zhuǎn)起來,。把鐵桶里的炒麥倒入進料口,,伴隨著陣陣轟鳴聲,新磨出的炒面粉從出面口緩緩滑入接面袋,。麥粒進入電鋼磨后,,會分為兩部分:麥麩和麥芯粉,麥麩約占整袋麥的三成,,后期會拌作飼料喂給雞鴨鵝等家禽,,麥芯粉則是供我們食用的部分。
第一遍磨出的炒面粉不能馬上裝袋,,還需要進行二次復(fù)磨,,直至全部變成細(xì)膩的粉末,,炒面才算加工完成,。我全程目睹了磨面的過程,終于,,在我的滿心期待中,,一股濃郁的面香味撲鼻而來,瞬間彌漫了整間磨坊,,刺激著我的味蕾,,饞得我口水直流。
剛磨出的炒面粉帶著些許溫?zé)?,需要稍作冷卻,。涼透的炒面運回家,奶奶把它們裝進塑料袋子或壇子里密封保存,,以防受潮或生蟲,。此時的我早已迫不及待,,急著想沖泡一碗炒面糊嘗嘗鮮。奶奶看穿了我的心思,,耐心地教我沖泡方法:用鐵匙舀兩勺炒面放入碗中,,加一勺糖,有時為了節(jié)省,,也會換成幾顆糖精,。慢慢倒水,邊倒邊用筷子攪拌,,這樣才不容易結(jié)成面疙瘩,,同時也能掌握好炒面的稠稀程度。聞到碗中飄出的甜香,,我已然陶醉其中,。
沖泡炒面的水可以根據(jù)個人需求選擇,熱水,、溫水,、涼水都行,水溫不同,,口感也不一樣,,但不論怎樣沖泡,都是軟糯甘甜的,。喜歡吃甜的可以加入白糖或紅糖,,加水?dāng)嚢杈鶆颍幌矚g吃咸的,,可以加點鹽,,別有一番風(fēng)味;喜歡吃粘稠的就少加水,,喜歡喝稀面糊就多加水,,喝起來像稀粥一樣順滑舒暢,里面還可以加點芝麻或是花生碎,,味道更是香甜軟糯,,唇齒留香。
奶奶常常會少加點水,,把攪拌得偏干的炒面攥成一個個團子,,放在碗里留著,等我和堂弟放學(xué)回來吃,。
下午放學(xué)后,,我倆爭著跑回奶奶家,從飯櫥里各自拿一個炒面團子,,歡天喜地地蹦跳到門前的街巷上玩耍,。邊玩邊咬一口炒面團子,,滿口的沙糯麥香,綿柔醇甜,,既能解饞又能充饑,。在那個零食稀少的年代,能吃上炒面團子是件特別快樂幸福的事,。
關(guān)于吃炒面,,有個小插曲至今我仍記得清清楚楚。有一次自己泡炒面,,加糖加水后用筷子攪拌,,還沒攪拌均勻就急著吃,有幾口炒面外面是濕的里面卻是干的,,嚼在嘴里把我嗆噎了一下,,一陣嗆咳把嘴巴里的干炒面噴了出來,我那滿臉狼狽的樣子,,逗得爺爺奶奶和堂弟哈哈大笑,,調(diào)皮的堂弟還因此笑話了我好幾天,讓我很是難為情,,發(fā)誓再也不做這樣的蠢事了,。
炒面既可當(dāng)主食也能作零食,我經(jīng)常在正餐時,,舀兩勺炒面在碗中,,用水調(diào)好后,搭配著菜或湯一起吃,,美味又頂餓,;偶爾在茶余飯后沖一碗稀面糊,解解饞,,滿足一下口腹之欲,。吃完炒面,還要倒上半碗水涮一涮碗,,喝干凈,。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炒面逐漸從人們的餐桌上消失了。現(xiàn)在的超市里偶爾也有炒面售賣,,商家為了節(jié)省時間和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都是把白面粉先蒸后炒制作而成,,工序簡單,,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然而味道卻相差甚遠(yuǎn),遠(yuǎn)不如兒時奶奶做的炒面那般醇香,,記憶中那誘人的焦香越來越淡……
兒時的炒面已成為過去的回憶,,真希望能再次捧起一碗熱氣騰騰的炒面糊,聞著麥香,,品嘗著面糊,,追憶那童年的甜蜜時光。
?。ㄗ髡呦瞪綎|散文學(xué)會會員,,諸城市作協(xié)會員。)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