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時節(jié),中原大地充滿生機,。習近平17日來到他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聯(lián)系點河南蘭考縣,。一下車,,他就直接來到焦裕祿同志紀念館。2009年4月,,習近平曾來蘭考參觀焦裕祿事跡展,,并種下一棵泡桐,。
蘭考,“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工作過的地方,。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時間并不長,,僅有18個月,但上任之初就身先士卒,,帶病實干,,帶領全縣民眾治沙、治堿,、治水,,最終倒在崗位上。盡管罹患肝癌,,但焦裕祿“心里只裝著群眾,,只想著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據(jù)報道,,焦裕祿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這樣拼命的官員,,在那個時代,,感動了一代人,影響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據(jù)習近平回憶,“學習焦裕祿時我上初中,,當時政治課老師讀報,,讀著讀著便哽咽了,聽著聽著我們也流淚了,。焦裕祿精神影響了一代人,。”
焦裕祿精神的內(nèi)涵是什么,?可概括為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應該說,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時代與焦裕祿所處的時代已大不相同,,無論社會環(huán)境還是工作條件,,乃至于世人的思想觀念都發(fā)生極大變化,但無論怎么變,,身為官員都應該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焦裕祿剛履職蘭考時說了一句震撼人心的話,,“黨把這個縣36萬群眾交給我們,我們不能領導他們戰(zhàn)勝災荒,,應該感到羞恥和痛心”,。今天我們所碰到的難題并非戰(zhàn)勝災害,但同樣需要使命感和羞恥意識,。
特別是教育實踐活動如火如荼之際,,每名官員都應該把焦裕祿當成一把尺子、一面鏡子,,量一量,、照一照。村民姚留學回憶當年的一個情景:焦裕祿脫了鞋光著腳徑直走到地里,,捋起褲腿開始刨坑栽紅薯,,從那時起,姚留學一直在問自己,,一個縣委書記的言語和穿著咋與普通百姓一模一樣,,壓根分辨不出來?“啥叫群眾路線,?俺覺得這就是群眾路線,!”行勝于言,群眾路線說得再好,,不如真到群眾中走一走看一看,,走到田間干一干。焦裕祿說過,,“新干部不參加勞動,,就不能明確樹立群眾觀點;老干部長期不參加勞動,,思想就要起變化,,要變顏色”,。這樣的話對今天的官員猶如醒鐘。
據(jù)報道,,焦裕祿對自己和孩子嚴格要求,,生活簡樸,身上的衣服補了又補,,蓋的被子縫了又縫,,都舍不得換件新的。孩子沒買票看了場電影,,他又專門拿線把票補上,。他帶著妻兒春節(jié)回了趟山東老家,給老人買點東西,,借了公家200元錢,。彌留之際,給前去看望的縣委干部交待說:“二百元錢還有五十元錢沒還上,,請分兩個月從我的工資中扣還”,。至死也不占公家一點便宜。今天,,我們不必要求官員穿破爛衣服,,不要求官員做道德圣徒,不必學形式,,但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能丟,;官員也不必向公家借錢,但能不能做到“至死也不占公家一點便宜”,?
“鹽堿凈,,內(nèi)澇治,風沙馴,。弦歌聲起,,楊柳東風萬戶春?!比缃竦奶m考不再飽受風沙之苦,,治窮不在話下,致富才是目標,。焦裕祿精神帶領蘭考人走出災害境地,,走出貧困洼地,走在奔小康的路上,。
今年適逢焦裕祿辭世50周年,,跨越了半個世紀,人們?nèi)栽趹涯罱乖5摚戮唇乖5?,感激焦裕祿,,很能說明問題。在蘭考城關鄉(xiāng)韓陵村村口,,有一棵泡桐,,是當年焦裕祿親手種下的。如今,,蘭考人稱之為“焦桐”,。看到“焦桐”就想起焦裕祿,。這棵泡桐枝繁葉茂,,焦裕祿精神何嘗不是泡桐,也枝繁葉茂,,扎根在蘭考人心中,。習近平說,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時間并不長,,但給我們留下這么多精神財富,我們應該給后人留下什么樣的精神財富,?這需要每名官員掂量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