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麗
2004年7月,,走出校園的我又走入了校園,走上了短短的三尺講臺,,走上了追求夢想的漫漫道路,,也走上了教育扶貧的歷歷心路。16年的教育歷程讓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需要愛,。愛,,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是枯樹的一片新綠,,是病榻旁一聲問候,,是大海深處的一盞明燈……教育扶貧就是農(nóng)村孩子心中一枚充滿愛和希望的種子。
16年來,,我教過的學生有二千多人,,我資助,、幫扶過的學生也有數(shù)百人,,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毛毛,。那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我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工作。13歲的毛毛是我所走教的六年級學生中長得最矮小的一個,。毛毛的媽媽是云南人,,在他2歲的時候就離家出走了。他爸爸的精神不正常,,不能與人正常交流,,家中還有癱瘓在床的奶奶。毛毛家是低保戶,。一天,,我走進毛毛家,從土坯房中飄出“goodmorning,,Sam.Howareyou,?goodmorning,,Sam,howareyou....”的歌聲,。這是英語課本中的歌曲,,語調(diào)悠揚,發(fā)音標準,。循著他的歌聲,,我走到黑乎乎的廚房,看見毛毛正在煮玉米粥,??匆娢疫M門,毛毛興奮地大叫“老師”,,同時毛毛的眼圈紅了,。我把他摟在懷里,“毛毛,,老師想你了,,你怎么沒來上課?”毛毛抽了一下鼻子說:“老師,,奶奶病了,,我得照顧奶奶?!痹瓉?,毛毛的奶奶感冒了,病情加重,,上吐下瀉,。這幾天毛毛一直在照顧奶奶,小小的毛毛扛起了家庭的重擔,,既要看顧爸爸,,又要伺候奶奶,黑瘦的毛毛承載著整個家庭的希望,。從那天起,,我每周三走教都會到毛毛家吃飯,拎著從超市買的肉,、菜,、油、面,、大米,,還有課外書、英語繪本故事等書籍,。我給他講外面的世界,,鼓勵他努力學習改變生活,,實現(xiàn)夢想!2008年汶川地震那一年的暑假我收到了毛毛給我的信,,17歲的毛毛穿著一身軍服,,奮戰(zhàn)在汶川地震災區(qū),黝黑沾滿泥土的臉上是毛毛燦爛的笑容,。那一刻我淚流滿面,,我為我的學生感到驕傲!我為身為老師感到自豪,!我感恩資助這顆愛的種子,,已長成參天大樹,能夠為他們遮風擋雨,!
隨著工作閱歷的增長,,我逐漸認識到“貧困學生”,他們不僅僅是生活,、學習上的貧困,,還有信念、意志,、精神上的貧困,、缺失。習總書記說過:扶貧先扶志,。我在工作中把“幫扶勵志”作為工作的重點,,助學為先、勵志為重,、感恩為導,,充分發(fā)揮學生資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在學生資助工作中,,緊緊圍繞“學生成人成才”這一中心,,在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經(jīng)濟資助的同時,,更加注重對他們進行精神的資助,、心理的輔導、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和能力的提高,,發(fā)展其良好的人格與品行,。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扶貧收官之年卻適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學校停課,,學生居家,無法正常開展教學工作,。我們于3月開始網(wǎng)上直播授課,,每天4節(jié)課,,分別是語文,數(shù)學,,英語,,綜合。大約3天后直播進入正軌,,得到了家長,、學校,以及上級領(lǐng)導的支持與肯定,。當然我也發(fā)現(xiàn)了問題:浩浩從來不上網(wǎng)課,。經(jīng)過溝通,我了解到:浩浩家離學校11公里,,沒有媽媽,,爸爸沒上過學。他常年住在大伯家,,大伯家還有一個愛打電子游戲的哥哥,,但是家中沒有網(wǎng)絡。了解情況后,,我給他購買了一年的10G/月的流量,,用他哥哥的手機上網(wǎng)課,并和任課教師一起把落下的課程內(nèi)容利用晚上給浩浩補課,。從那以后,,浩浩每節(jié)課都及時認真地聽課,及時發(fā)布作業(yè),。我每周都會在網(wǎng)絡上發(fā)布最新的疫情信息,,讓浩浩走出封閉,與社會接軌,。我在班級群里推薦好看的文章,、勵志故事,如《城南舊事》《當世界年紀還很小的時候》《星塵》《閣樓上的光》等,,讓孩子們每天讀20~30分鐘,,體會主人公的心路歷程,感悟逆境的異種意義,,點燃孩子們的心靈,。
已經(jīng)記不得有多少個雨天中,我們行走在家訪的路上,;記不清有多少個烈日下,,我們行走在幫扶的路上;也記不清有多少片朝霞映照著我們勵志前行的身影,!資助的工作我們一直在做,,我們意識到路還很長,,但我們也堅信有國家好的政策,“脫貧”已離我們不遠,!
不讓每一位孩子因貧困失學,,資助工作我會一直走在路上。
?。ㄗ髡邌挝唬喊俪吆渔?zhèn)百尺河小學)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