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鞏向紅 通訊員 郭增光
“守初心,、擔使命”,,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在我市舜王街道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由331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組成,從10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摸底調查到正式登記工作開始的月余時間里,,他們舍小家,、顧大家,披星戴月,、任勞任怨,,發(fā)生了許多鮮為人知卻令人感動的小故事。
孟凡靜: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大國點名”我喊“到”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大國點名,,我們義不容辭?!眲傔^而立的普查指導員孟凡靜在社區(qū)普查工作培訓會上如是說,。
作為一名光榮的普查指導員,她時刻以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接到普查任務時,,她的母親正在接受腦溢血的恢復治療。為了普查工作,,她朝披彩霞,、晚迎寒霜,犧牲許多休息時間。白天同普查員們一起走村入戶,、進企業(yè),、查學校、訪醫(yī)院,,晚上匯總研究當天遇到的普查問題,,積極跟進各普查小區(qū)的數(shù)據(jù)情況,將普查心得及工作方法分享到社區(qū)普查工作微信群里,,確保成為人口普查的“行家里手”,,她將“用心、細心,、耐心,、恒心”的精神貫穿于普查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超強的責任感及時解決普查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和困難,,從根本上推進了社區(qū)普查工作的整體質量和進度,。
她還將普查員的日常冷暖時刻掛在心上,有的普查員頭疼發(fā)燒,,她就自掏腰包第一時間送去關懷和藥品,;有的普查員心生畏難情緒,她想方設法當面溝通,,驅散其心中愁云,;有的普查員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她會親自與普查對象溝通并宣講國家“人普”相關政策,,協(xié)助普查員順利開展摸底登記工作,。熱忱、嚴謹,、竭盡心力,,她的付出帶動著普查員們的工作熱情。她本人卻無暇顧及年邁的母親,,并因日夜持續(xù)高強度的指導培訓工作引發(fā)咽喉腫痛失聲,。街道的村巷中經(jīng)常見到她那瘦弱而又美麗的身影,她正用實際行動展示著普查人員的良好形象,。
老齡普查團,,不等揚鞭自奮蹄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等揚鞭自奮蹄,。在街道人口普查工作人員中,,有這樣一群“走路帶風”的50、60后普查員,。他們像青年人那樣不分晝夜地活躍在普查最前沿,。
馬蘭河子村的劉星海,是一名有著30多年教齡的優(yōu)秀教師,年近古稀的他成為普查戰(zhàn)線上的一位“老兵”,。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啟動后,,他積極跟年輕人學習智能系統(tǒng)的操作;業(yè)務培訓時,,他戴著老花鏡,,把摸底調查和入戶登記的所有操作步驟一一記錄在筆記本上,會后認真鉆研,。他跟62歲的劉星林組成師生“黃金搭檔”,,每天滿懷熱情地在小區(qū)內東奔西跑、走家串戶,。他說:“我不怕吃苦,,大不了多跑幾趟、多做幾次工作唄,,人口普查是一份光榮的政治任務,,既然工作交給我,我就會盡職盡責,!”
年近花甲的劉增全,、劉永明、徐夕寶,、丁法文,、彭永華等老會計們都積極參加了此次人口普查工作,被選為村級普查指導員,。早在普查工作全面鋪開前,,他們就把所轄普查小區(qū)的底子摸得門兒清:哪家是常住人口,哪家是流動人口,,哪家子女在外打工或讀書,,甚至哪家是出租的,哪家?guī)组g房,,哪家小孩沒上戶口等等,,全部了然于胸。摸底調查開始后,,幾位“大叔”還親自手繪了普查小區(qū)入戶地圖和摸底工作表格,,對于M5,、M9,、M12等邏輯關系摸清吃透,打好“底稿”,,為后續(xù)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至今我總共參與了4次全國人口普查了,這次是最特別也是變化最大的一次,從建筑物標繪到摸底,、正式登記都是采用PAD等智能設備,,不但解放了雙手,還體現(xiàn)出國家科技的蓬勃發(fā)展,,雖然開始我們不太懂,,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學習,就一定沒問題,,我們不服老,。”劉永明話語間有一種滿滿的自豪感,。
“半邊天”,,鏗鏘玫瑰綻芬芳
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隊伍中,女性普查員占據(jù)了普查隊伍的“半壁江山”,,她們憑借自身耐心細致,、親和力強的優(yōu)勢,奮戰(zhàn)在入戶工作第一線,,巾幗不讓須眉,,展現(xiàn)出女性普查員的鏗鏘之美。
東丁家莊村婦女主任劉玉娟,,是第一次參加人口普查工作,。“自從參與人口普查以來,,感覺肩上又多了一份責任,,白加黑地入戶普查、深夜還要監(jiān)督孩子寫作業(yè),,我已經(jīng)瘦了五六斤了,,感謝人口普查幫我減肥?!彼乔辶恋碾p眸中漾出笑意,。
普查員張臻臻和劉麗君,是兩位準媽媽,,自接手人口普查工作以來,,她們秉持工作熱情不減、工作質量不降的原則奉獻在普查前線,。兩人已到孕后期,,但仍堅持每天入戶普查、核對數(shù)據(jù),?!凹胰硕紕裎覀冃菹?,但是前期工作都是我們做的,現(xiàn)在到了最關鍵的階段,,不做完我們不放心,。”她倆堅持投入到了后續(xù)工作中,。
秦小紅、王彩和吳霜是三位年輕的媽媽,,自摸底登記以來,,她們一直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入戶普查、接娃帶娃,、照顧家人,,她們踏踏實實、勤勉盡責,,成為普查路上不可或缺的美麗花朵,。秦小紅笑言:她們從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搖身變成了擔當能干的“普查狂人”,。
兼職普查員,,巧用時間效率高
新婚不久的胡惠惠作為一名兼職普查員,沒有任何怨言,,白天忙于公司事務,,晚上摸黑入戶普查,放棄周末本可以陪伴家人的時間,,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著普查員的別樣風采,。
王超、丁亮和婁希法是社區(qū)為數(shù)不多的三位青年普查員,。他們三人平時都有工作,,卻踴躍參與到普查繁重的任務中來,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巧妙利用“時間差”上門登記。
“要趕在丁棟波,、丁淑華等幾戶還沒上班之前,,進行登記?!倍×吝呑哌呎f,、步履不停。早飯顧不上在家吃,,掛好胸牌背起背包就出門,,是他們的工作常態(tài)。
王超和婁希法兩人負責的小區(qū)有許多白天在外工作,、深夜才能回家的住戶,,由于必須見到戶主本人,他倆常常要跑好幾趟或“蹲點守候”才能碰到,,往往采集登記完就接近子時了,,再加上清點核實無誤錄入系統(tǒng),常常已進入后半夜,。
對于兒子的晚回,,母親忍不住也常數(shù)落兩句?!叭巳硕际菄膶?,手心手背都是肉,漏了誰都不落忍不是,?”婁希法拉著母親的手笑著說,。
像這樣的動人故事,在這次人口普查工作中,,舜王街道其實還有很多很多……
圖為普查人員在核對整理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