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黑陶展廳
黑陶作品展示
本報記者 管慧 通訊員 張秀珍
冷雨霏霏卻擋不住這里的建設熱情,,初冬時節(jié),記者在舜王街道老梧村采訪時看到,,這里的黑陶展廳建設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起重機吊梁、下落,、上梁……一切有條不紊,。
走進該村一個并不起眼的農(nóng)家小院,,院子不大,卻別有洞天:天井里有幾個大小不等,、相互連貫的水泥池子,,池子里還有些泥漿;小南屋里有一個土窯,,專門用來燒制黑陶,;小西屋里是制胚的器具,陶胚就在這里制作完成,;北屋里是展示的各種造型的成品黑陶器具,,有薄如紙的蛋殼陶,有厚重的三足鼎,,還有平時沏茶用的茶壺……原來這是一個制作燒制黑陶器具的工作室,。
工作室的主人、諸城黑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馬新友指著水泥池子,,講解了黑陶制作的第一步:繁雜細密的淘漿過程,。
“制陶的第一步先要將粗糙的原泥進行淘洗,這叫淘漿,,就是在這個最高的池子里把大的顆粒打碎,,然后通過相連的池子一步步進行沉淀,被淘制之后的泥漿細致到什么程度,?來來來,,可以親口嘗嘗,一點也不牙磣,?!崩像R邊說邊砸吧砸吧嘴唇,好像真的在品嘗美味佳肴,。據(jù)馬新友介紹,2008年,,濰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為其頒發(fā)了“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黑陶制作工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證書,。2009年,他燒制的“黑陶蛋殼杯”在中國(濰坊)第二屆文化暨旅游展示交易會民間藝術精品展中獲得銀獎,。
中央電視臺的多個頻道多次報道過諸城黑陶的制作,,也有許多人慕名而來或欣賞或購買黑陶制品。然而,,由于院子場地太小,,使得許多精品都沒法展示。這成為壓在老馬心頭上的一個難題,。
據(jù)舜王街道辦事處負責同志介紹,,去年以來,,舜王街道在發(fā)展過程中提出建設“文化舜王”的發(fā)展思路,對街道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進行深入挖掘和重點保護,,并在發(fā)展過程中進行重點扶持,,該街道領導通過走訪、民意調(diào)查等渠道了解到馬新友的難處后,,經(jīng)過協(xié)調(diào),,幫其規(guī)劃了一處用于進行黑陶展示的基地,并很快進行了建設,。
馬新友高興地說:“這又大又氣派的展廳馬上就要建成了,!政府為俺老百姓真真正正踏踏實實地辦了一件大好事,俺一定會繼續(xù)努力,,把諸城黑陶文化做好傳承并發(fā)揚光大,!”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