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中秋自然想到月餅,山東有種蒸的月餅,現(xiàn)在濰坊,、煙臺龍口仍有傳留,,叫做“月”、“月鼓”,、“月糕”,,用面餅兩層做成,,通體圓形,,下一層常做為十二個“月瓣”,,“瓣”上插棗,上一層做“玉兔”,,做“猴”,,又裝飾許多面塑染色花果,兩層中間,,也夾紅棗,,此物用以供月、贈親友,,好看亦中吃,。“月鼓”形小,但也是精美面塑,,節(jié)間小孩擎于街頭比月,,頗有比賽氣氛。從前的月餅,,主要是家家自做,,或自備餅餡請糕點鋪代做。濟南做的月餅大小成套,,摞起來像個寶塔,。臨清的月餅直徑達二尺,像個小月亮,;棗莊的月餅分量重,,一個一斤。根據(jù)制作工藝,,可以把月餅分為酥皮和提漿兩種,。酥皮月餅由一層層薄面皮疊起,搟制烤干而成,,非常酥柔,,8個月餅分四摞包裝成一包,下墊一方紅紙,,據(jù)說這是農(nóng)民起義時的暗令,。提漿月餅是用模子磕的,上有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圖案或“合家團圓”等字樣,,中有紅糖餡、白糖餡,、冰糖餡,、棗泥餡,、豆沙餡、玫瑰餡,、五仁餡等,。
山東節(jié)前串親習(xí)俗十分普遍,禮品主要是月餅,,數(shù)量最少二斤,,此外還有雞、酒,、水果等,,沂水一帶還外加二斤豐糕。魯北地區(qū)則把這天吃的黍米叫“來豐糕”,;慶云則叫“來風(fēng)糕”,;沂水現(xiàn)在的豐糕仍用大米,蒸熟后發(fā)酵,,油炸后用蜜或糖稀澆成塊狀,,切割成片,上撒白糖,,包裝而成,。送月餅一般給長輩朋友、領(lǐng)導(dǎo),、老師,,并且有個說法,只要送開了頭,,每年八月十五都得送,。
中秋節(jié)飲食除了月餅外,晚上都要舉行家宴,。早餐和午餐也加改善,。濟南早餐米飯、中午水餃,。膠東中午蒸餑餑,、包子,即墨還做一種特殊食品,,叫麥箭,,先用白面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diào)料,,味道十分鮮美,。諸城從這天起開始吃芋頭,、地瓜、花生,、蘿卜和雛雞等,,叫做“嘗鮮”。在臨沂的沂蒙山區(qū),,民間此日還有吃“大鍋全羊”的習(xí)俗,。臨近鄉(xiāng)民湊錢買一肥羊,放大鍋煮而共食之,,別有情致,。
舊時,中秋之夜拜月,、賞月的習(xí)俗十分流行,。月亮升起時,人們在庭院中對月設(shè)香案,,掛上月光祃兒,,月光祃上印制的是一個類似嫦娥奔月的人物,稱作太陽星君,,下面還有一小兔,;然后擺上供品,供品有月餅,、西瓜及其他一些水果,。濟南還像北京那樣家家都供兔子王。所以還要特別供上一捆青豆,,是喂兔兒爺?shù)?。從普利門直到舜井街,兩邊一溜兒全是賣兔子王的,,直到10點多才散,。老百姓逛完一圈買幾個,再提上西瓜,、月餅回去供奉,,大街上人來人往非常熱鬧。免子王擺在供桌上以兔神的身份接受祭拜,,供完后就給小孩子當(dāng)了玩具,。一提里面的拉線,兔子就會作揖搗藥,。鼎盛時期濟南共有30多家店鋪做兔子王?,F(xiàn)今祭月、拜月,、賞月風(fēng)俗已漸淡化,。上世紀(jì)80年代中期,,濟南周景福重拾舊業(yè),成了濟南僅存的兔子王手工藝人,。他做的兔兒爺有坐兔,、站兔、兔兒奶奶,、兔子山,、大坐虎、小坐虎,,大小不同神態(tài)各異的近20種兔子王,,小的作玉兔搗藥狀,大的披盔戴甲,,背插旗子,,手執(zhí)長矛,坐在老虎身上,。每只兔子的耳朵,、帽翅、頂翎都能活動,。隨著老濟南拜月,、祭月風(fēng)俗的消失,兔子王這一盛行多年的民間手工藝品,,也慢慢淡出人們的生活,。
泰安一帶有八月十五看閨女的風(fēng)俗。每到中秋節(jié)前家家戶戶備了禮品去看出了嫁的閨女,,包括出嫁多年的老閨女,。人們拿著月餅和鯉魚,去看閨女,,與泰安的民間傳說有關(guān)系,。傳說泰山老奶奶是天老爺?shù)拈|女,玉皇大帝的妹子,。她生得漂亮,,心地慈善,不戀天堂,,愛塵世生靈,,下凡來到泰安,苦心照管山下百姓,,使泰山一帶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人們編了歌謠頌揚她的功德:“泰安神州,,十年九收,。”歌聲傳到天老爺那里,,他非常高興,決定八月十五豐收時節(jié)來看看閨女,,天上的圓月是他送給閨女的餅,花翅鯉魚是他送給閨女的禮,。從那時候起,,泰山下的人都學(xué)老天爺那樣八月十五看閨女,也都用月餅,、鯉魚作禮品,。
山東各地認為,“中秋節(jié)”是民間傳統(tǒng)三大節(jié)之一,,僅次于春節(jié),。八月十五民間叫“人節(jié)”,一般不上墳祭祖,,而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聚在一起,。所以,以前就是住在娘家的婦女,,到這天必須返回婆家,,同丈夫、婆家人月同圓,。如今這個習(xí)俗仍然盛行,。就是遠在外地的親人,在這一天也要寄信,、打電話,,表達團圓和思念之情。但山東境內(nèi)部分地區(qū)如即墨,、臨沂,、諸城等地也上墳祭祖。慶云則祭土谷神,,叫“青苗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