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限制的權力必然走向失控,,風聞言事也很快成為群臣黨政傾軋的工具,。明代雖然將御史“得以風聞言事,激濁揚清”寫入成文法典,,卻也明定“風憲官挾私彈事,,有不實者,,罪亦如是”,不能信口開河,。
作者:王戡
美國學者孔飛力的《叫魂》,,講述了一個謠言傳播的實例: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浙江省德清縣城東側的水門和石橋塌了,,石匠們打樁入河,,重修門橋。這平常不過的工程,,卻因謠言掀起一起波及半個中國的大事件,。
謠言的最初版本是,石匠需要將活人的名字寫在紙上,,貼在木樁頂部打入水中,,“給大錘的撞擊添加某種精神的力量”,方能立住水門,、架好石橋,。名字被打入水底的人,會被竊去精氣,輕則生病,,重則死亡,,這種妖術被稱為“叫魂”。最初,,還真有人試圖行賄石匠照此行事,,報復親友,結果被扭送官府,,戴枷示眾,。
然而謠言在傳播中很快變了形,先是被打入水底的對象由名字變成了發(fā)辮,、衣襟,,繼而演變出剪人發(fā)辮扎入紙人、紙馬,,即可驅之取人錢財?shù)膫餮?。當各地都出現(xiàn)“叫魂者”以藥粉將人迷倒而后剪走發(fā)辮,被捕之后還宣稱有人指使時,,終于驚動了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連下諭旨:窮追到底??墒堑胤酱髥T卻發(fā)現(xiàn)“叫魂”不過是屈打成招下的胡言亂語,一切都來自小吏為勒索錢財編造的罪證,,以及下級對來自上級的,、群臣對來自皇帝的壓力和順從??罪w力總結道:“毫無疑問,,在整個叫魂案中,首席原告自始至終就是皇帝本人,?!?/p>
事雖如此,乾隆皇帝認定“叫魂”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力量,,繼而對其窮追不舍的行徑,,正顯示出帝王和官府對謠言的深惡痛絕。
“謠言”的源頭本無貶義,。
“謠言”一詞,,原本并無貶義。南朝字書《玉篇》對“謠”的解釋是“徒歌也”,,也就是民間的歌謠,。
《孔叢子·巡狩篇》說“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謠,以觀民風”,《詩經(jīng)》正由此而來,。漢代的樂府也有“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漢書·藝文志》)的來頭,,將休閑娛樂與體察民風等量齊觀。
只不過,,民間的歌謠多種多樣,,既有“赫赫明明,王命卿士”的歌頌,,也有“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的感嘆,還有“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的赤裸裸的諷刺,更有“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等煽動造反的輿論準備,。
在謠言進化的同時,,官府的壓制手段也是歷久常新。西周的厲王還只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以預防手段壓制言論。
到秦代已經(jīng)進化為“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的成文法則,,民眾隨時可能因言喪命,但即使如此,,也沒能阻止“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傳播和實現(xiàn)。
對謠言的壓制,,只會越來越嚴,,唐有來俊臣,,明有錦衣衛(wèi),從“散布校尉,,遠近偵伺”到羅織罪名,、置之死地,已經(jīng)形成了彈壓謠言的一條龍,。
“謠言”在古代對官員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其實,帝王對謠言并非一味壓制,。在南北朝,,皇帝甚至要“詔分遺內侍,周省四方,,觀政聽謠,,訪賢舉滯”,視之為體察民情的良方,。很多時候,,帝王還會利用謠言來懲治腐敗、平衡權斗,、綏靖群臣,。
早在漢代,皇帝便“令三公謠言奏事”,,允許朝廷高級官員以民間言論上達天聽,。這一制度載沉載浮,時斷時續(xù),。
南朝宋武帝劉裕時,,尚書仆射王弘彈劾世子左衛(wèi)率謝靈運報復殺人,因無確鑿證據(jù),,在奏文中特別寫到“內臺舊體,不得用風聲舉彈”,,但“此事彰赫,,曝之朝野”,自己身為監(jiān)察官員,,如果因循舊制,,則“終莫之糾正”,所以才出聲奏彈,,最后還稱“違舊之愆,,伏須準裁”,請對自己的違制行為予以懲罰,。
劉裕從善如流,,下旨“端右肅正風軌,,誠副所期,豈拘常儀,?自今為永制”,,此后方為歷代所繼承,引為監(jiān)察官員的重要權責,。
到了唐代,,御史在彈劾官員時,即使有明確來源,,也可以“略其姓名,,皆曰風聞訪知”(《唐會要·卷六十·御史臺》)。
到了宋代,,“風聞奏事”更形成制度,,“不問其言所從來,又不責言之必實,。若他人言不實,,即得誣告及上書詐不實之罪。諫官,、御史則雖失實,,亦不加罪”(《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百一十》)。
宋史學者王曾瑜對此評論道:“事實證明,,特別是許多埋藏很深的腐敗問題,,是很難揭發(fā)的。如果以揭發(fā)不實處以誣告,、誣蔑等罪,,就等于杜絕了諫諍和糾劾之路,必須允許所論的人和事與實際情況有出入,,而實行言者無罪,。”他還認為這項制度“時至今日,,仍不失其借鑒意義”,。
無論堵還是疏,“謠言”須為帝王控制,。
然而,,缺乏限制的權力必然走向失控,風聞言事也很快成為群臣黨政傾軋的工具,。明代雖然將御史“得以風聞言事,,激濁揚清”寫入成文法典,卻也明定“風憲官挾私彈事,,有不實者,,罪亦如是”,,不能信口開河。
清代又有左都御史艾元徵上疏請禁風聞言事,,幾經(jīng)反復終于未能成功,,反而出現(xiàn)了更為嚴密的謠言上傳體系——“密折”制度。
皇帝甚至會主動向臣下詢問小道消息,,康熙皇帝曾在蘇州織造李煦的奏折上批示“近日聞得南方有許多閑言,,無中作有,議論大小事,。朕無可以托人打聽,,爾等受恩深重,但有所聞,,可以親手書折奏聞才好,。此話斷不可教人知道,若有人知,,爾即招禍矣”,,夾雜著好奇和恐懼的八卦心態(tài)躍然紙上。
無論風聞言事的制度如何,,歷代帝王總歸是要將對謠言的運用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駕馭群臣、治國安疆的核心所在,。
更顯著的例子發(fā)生在清末,,19世紀末年,一股關于洋人醫(yī)院挖小孩眼睛制迷藥,、神父用特制器具吸男童陽精等等稀奇古怪的謠言悄然而起,,時載:“訛言橫興,莫甚于光緒二十六年夏秋之交,?!薄爸{言謬說,日盈于耳,?!?《拳匪聞見錄》)
被這些謠言激起的是一場被后世譽為“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在這個運動中,,清廷對義和團的態(tài)度最為典型,先是對謠言聽之任之,,放縱義和團與洋人作對,,甚至派大臣剛毅等人“導拳匪入京”,借團滅洋,;當戰(zhàn)爭失敗之后,,清廷如棄敝履,,發(fā)上諭曰,“此案初起,,義和團實為肇禍之由,,……即著該護督飭地方文武,嚴行查辦,,務凈根株”,。將義和團當成替罪羊,極力剿滅,。對于朝廷來說,,各種翻云覆雨的手段,歸根結底就是控制,,他們追求的是一切盡在掌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