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林
無數(shù)次徜徉在濰河岸畔,傾聽著一個個銘記在心田的歷史掌故,。七女冢,,是濰河傳說中最讓我心潮難以平復(fù)的故事。在那河水肆虐的雨季,,兩岸的民眾不知有多少人被河中的惡蛟所害,。于是,人們便用祭祀的方式祈求平安,。但年年祭祀,,年年依舊有無辜的人命喪河中。原本淺淺的河水,,在陰雨天氣會驟然暴漲,,黑浪翻騰,有多少過河的商旅,、小販,、行人慘遭不測。與其求祭無解,,倒不如奮而殺之,。于是,在濰水文化的長廊中,,便留下了七女殺蛟的傳說,,為保一方平安,,年輕的七女與惡蛟斗智斗勇,殺死惡霸,,留下了這屬于民間女子的一座漢冢,。
那是兩千年前汛期來臨的某個夏日,濰河兩岸的莊主,、地保,、巫師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祭祀河神廟會,以祈禱河神保佑這方土地風(fēng)調(diào)雨順,,各色人等渡河平安,。參加儀式的人們在六月雨節(jié)前就早早準(zhǔn)備好整豬、整雞,、整羊等祭牲禮品,,以敬獻河中的蛟龍。在距濰河三里地的一個小村莊,,一位十六七的女孩子,,默默地看著白發(fā)蒼蒼的爹娘,望著湛藍(lán)的天空握緊了雙拳,。她是從漢王山學(xué)藝歸來的七女,,回到毗鄰濰河的家中,拿出了早早準(zhǔn)備好的利刃,,還有綁滿周身的鐵刺和數(shù)量驚人的雄黃,。她忘不了在自己五六歲的時候,大姐帶領(lǐng)她們到清澈如鏡的水中打撈河蛤,,在她們忘情嬉戲的時候,,沒有顧忌天上的烏云,沒有在意河水的渾濁,,當(dāng)漫過腰際的水流威脅她們的時候,,只有跑到岸邊的七女成為唯一的幸存者,她看到姐姐們手挽著手在水里抗?fàn)?,看到一頭黑牛一樣的怪獸在捕捉著她的手足,。
在諸城眾多的歷史古跡中,有中華道德始祖虞舜躬耕的歷山,、制陶的河濱,,民眾及始皇帝拜謁祭祀的舜廟;有素王孔子的中意門生,、佳婿公冶長學(xué)鳥語的故園,、教書的書院、村后的長眠地;有秦朝博士盧敖隱居的盧山,、傳播儒學(xué)的盧敖洞,;有北宋大文豪蘇軾知密州時遣懷期待持節(jié)馮唐的超然臺、出獵的常山,、誤把他鄉(xiāng)作故鄉(xiāng)的峨眉障日,;有漢王劉秀駐扎的漢王山,有韓信打敗龍且的古戰(zhàn)場,。但唯有文化古鎮(zhèn)相州地段的七女冢,,沒有政治等級的森然,沒有官場散落的脂粉,,沒有文人附庸的印痕,。它是一位民間的奇女子,為正義除惡,,勇敢獻身的凄美傳說,。它歷經(jīng)二千載的風(fēng)雨歲月,靜靜地矗立在濰河西岸,。史料中沒有留下盛大祭祀的記載,,沒有留下儀式里府衙香燭煙火的忙碌,沒有留下朝廷敕封的碑石,,甚至沒有留下她的名姓,。好在,高高的芳冢尚在,,好在,,那斬殺惡蛟的故事尚在,好在,,那美麗的濰水女子的倩影尚在,好在,,那一代代傳遞高尚的心扉尚在,。
在東魯這片熱土之上,漢代墓冢比比皆是,,城頭變換的大王旗,,讓他們選擇了富饒文明的濰水兩岸作為棲身之地。在這些有名可考的土堆中,,王侯宦官躍然紙上,,但唯有這座普通民女的墳?zāi)梗o靜地坐落在濰河西岸,。早春二月,,這座披滿藤蔓的七女冢,似一首悠揚的吟誦贊美七女的詩句從四面?zhèn)鱽怼D鞘翘赜械倪@方地域的方言,,真誠而不矯情,,婉轉(zhuǎn)而不虛假,長嘆而不煩雜,,如泣如訴,,如呼如喚,如面對神靈的敬畏,,如面對愛女的溫柔,,纏纏綿綿回蕩在清明節(jié)細(xì)如思緒的毛毛雨中。
文化,,會讓一方水土溫潤而神奇,,讓一方子民明理而和善。透過歲月的累積,,一方山水人文,,才能在詩書畫境里愈加博大精深,才能使傳承的香火愈加沉醉迷人,。
在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這塊地域讓史學(xué)家無法忽略,在華夏文化的殿堂上,,兩千年置縣歲月,,配享國之祭祀者有之,文化開拓的先哲有之,,琴棋書畫,、詩文辭章載入史冊者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著名文化學(xué)者,、中國“十大當(dāng)代徐霞客”,、中國首屆旅游十大風(fēng)云人物李存修先生在近幾年的濰河兩岸文化思考尋覓中,慨然長嘆,,古密州真可謂人杰地靈,,當(dāng)此殊榮,確屬其實,。北有諸城,,南有紹興,絕非浪得虛名,。站在歷史的高處,,被儒家文化包裹的諸城,總是在民族大義的車轍內(nèi)奮力前行,,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勇、孝,、悌,、廉,這些像座標(biāo)一樣飄揚的旗幟,,時時在召喚著兩岸那些純樸良善的心靈,,才使東魯散發(fā)出與別處不同的文化氣息,讓人扼腕,、擊節(jié),、贊嘆。
民間的神邸,,精神的圖騰,,一代一代浸潤著這方尚善尚美的土地。校正著淳樸無華的鄉(xiāng)俗民規(guī),,成就著濰河兩岸道德之城的搭建,。
佇立在七女冢墓園西側(cè),向東找尋民間曾經(jīng)流傳的另外幾座墳瑩,,盡管視線里沒有一絲半毫隆起土堆的跡象,,但我依然相信她們的存在。凝神傾聽,,濰河千年的吟唱,,還在訴說著這個讓人們心頭發(fā)顫的故事;凝神傾聽,,在這初春的原野,,溫潤的風(fēng)裹著《憶故人》的古琴曲,,徐徐傳來,。你無法辨別琴聲來自哪個方向,你無法理清這音韻來自哪個年代,,但這琴聲都會在生長思念和希望的春天飄來,。一個誕生道德始祖的地方,,從此留下了一個古老的琴派;一片崇文尚教的文化熱土,,每一處高地,,每一處遺跡,每一處叢林里的參天大樹,,都寫下了歷朝歷代這方子民緬懷的足跡,。
七女墓園被冬青環(huán)圍,被敬慕和追思環(huán)圍,,南側(cè)兩蓬茂密的竹子寄托著后人美好的寓意和心境,,墓北的松柏,很少隨風(fēng)擺動,,這是一種代表思想的樹木,,偉岸的身軀挺立在這沃野之上,沉默著,、沉默著,,用一種使人浮想聯(lián)翩的方式面對著這陽光普照的大千世界,撫慰著不同情懷的人們,。后人們無不想在神圣的墓冢前祭上一杯虔誠的酒水,,為了這個拯救同胞的壯烈的故事,為了腳底下這片孕育偉大與文明的土地,!
回望這道德始君出生的土地,,仰望超然臺上蘇子追懷的明月,聆聽王氏五杰那綿綿的琴聲,,還有盧舍那佛永遠(yuǎn)的笑容,。循著先祖的思緒,徜徉在這歲月的河流,,翻撿著歷史閃光的碎片,,仔細(xì)擦拭,仔細(xì)分辨,。我們深知,,這是留在后輩書案上的燈盞,這是放在他們前進行囊里的指南,。盡管有些回憶已經(jīng)銹跡斑斑,,盡管有些接力已經(jīng)步履艱難,但我們依然會被故土上蘊藏厚重的絢麗文化所感染,,我們一次次側(cè)耳聆聽琴聲漫過原野,,在靈動的山水間回響。我們坐在竹林下,,看那烏云一點點遮過天空,,我們想象著夫子初見公冶的情景,,想象著圣人笑容可掬地贊嘆未來佳婿,那言談中的舜德遺風(fēng),。
當(dāng)年七女?dāng)仳缘膽K烈和鮮血染紅的河水,,已隨歲月的流逝而漸漸變淡。因七女而流傳下來的一個民俗,,卻被聰慧的鄉(xiāng)賢用近乎宗教的儀式保留了下來,。在濰河兩岸肥沃的田野上,每當(dāng)金黃的小麥回歸糧倉,,人們就趕緊晾曬,,趕緊用石磨研制上好的面粉,趕在農(nóng)歷六月初六前,,家家戶戶蒸新麥子餑餑,,來祭祀七女和家中故去的先人。這種感恩與紀(jì)念催生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成為東夷文化和濰水文化最精彩的篇章,。它滋潤著那些渴望幸福、渴望未來美滿的心靈,,校正著每一個子民前行大道,,呼喚著那些渴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身影,一步一步去實現(xiàn)人生的夢想,。
歲月的花朵,,綻放在人生的行旅之上。多少傳說,、故事,,生長在我們的精神家園。衣,、食,、住、行,,都打下這塊地域特殊的烙印,,先祖在年輪里一步步牽引著我們,探索物質(zhì)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生活的深處,,那些樸實忙碌的身影,還在譜寫著對這個世界的感恩和忠誠,,七女冢也在歲月的深處靜靜聆聽,。
(作者為臧克家詩歌研究會會長,中國報告文學(xué)學(xué)會,、中國大眾文學(xué)學(xué)會,、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供職于諸城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