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洪喜
我的童年,,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時空里走過來的,。那時候,各方面都很落后,,農村孩子(包括大人)洗澡,,只有一個時候:三伏天,。洗澡的地方:不在澡堂里,也不在浴室里,,而是幾乎百分之百在村外的水汪里和小河里,。
俺莊有條小河,但離村較遠,,小孩很少去那里洗澡,。而幾個水汪都緊靠村莊,自然就成了我們這些孩子們沐浴的天堂了,。
俺莊水汪比較多,,共有八個,像一幅八卦圖分布在村莊周圍,。根據所處的方位,,人們給它們分別起了好想易記的名字:東汪、西汪,、南汪,、北汪、東南汪,、東北汪,、西南汪和西北汪,。
聽老人講,八個汪的形成,,最初是由建村采石所致,。從立村之初突擊蓋屋壘墻到后來住戶不斷增加搞擴建,都需用大量石頭,。為方便搬運,,人們便圍繞村莊就近開采石材使用。久而久之,,開出了八個越來越大的石坑,,每年汛期來臨,溪流匯集,,就變成了八個大水汪,,直至來年春天,水位才會大幅度下降,,露出很多干枯的汪底,。
經過一年浸泡,汪底下的淤泥就成了上等的肥料,。每年春天水汪干枯時,,各家各戶便不失時機挖泥鏟土,曬干弄碎后,,要么推回圈棚用作墊欄,,要么直接運到地里當肥料用。
八個大汪,,宛如八個土雜肥加工廠,,年復一年為大田無償提供數量可觀的有機肥料。
不僅如此,,水汪還承擔著比造肥還重要的使命:提供插秧用水,、灌溉禾田菜園、牛羊鵝鴨飲水和養(yǎng)育魚鱉蝦蟹等野生動物,。
兒時的我們,,并不注重這些肥田潤地和養(yǎng)殖畜禽之事,只關心水汪里有沒有魚蝦可撈,,水的深度夠不夠游泳扎猛子和模仿戰(zhàn)斗片電影打水仗,,僅此而已。
我家住在村東頭,,自然去村東水汪的時候最多,。這個汪離村最近,面積也最大,,但存水不深,,沒啥危險,,小孩子在里面嬉戲玩耍,大人擔心得還差些,。
我小的時候,,只要說是出去洗澡,無論爺爺奶奶,,還是父親母親,,都會囑咐:“只能到東汪洗,其它汪水深有危險,,千萬別去,。”
事實上,,兒時在家的那些年里,,所有水汪我都去洗過澡。炎熱的夏天,,當割完草鏟好菜往家走時,,路過哪個水汪,,便會把筐一放,,衣裳鞋襪一脫,總是過把“洗澡癮”再回家,。
孩子到汪里邊洗澡,,說到底,就是為了玩,。打個水仗,,做個游戲,感覺比單純搓搓灰,、講講衛(wèi)生重要得多,。往往是,在水汪里洗了半天澡,,身上的灰還厚厚地貼在皮膚上,,第二次、第三次洗澡,,還是這么洗法——純粹為了玩,。
那時農村的小孩,平日也好,,睡覺也罷,,沒有穿內褲的,洗澡就更不用說了,,都是脫得赤條條的,,一絲不掛,。真是徹頭徹尾地回歸自然了。沒有顧忌,,沒有羞澀,,無拘無束,一派原始狀態(tài),。
五十多年過去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農村洗澡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各家各戶院內都有了洗澡間,,使用太陽能熱水的居多,少數戶用智能電熱器沐浴,。
不過,,我聽說,現在還有一些人伏天里仍然到河里去洗澡,,多數是干完活順便講講衛(wèi)生降降溫而已,。村周圍的八個汪填平了六個,尚存的兩個汪被人承包栽了荷花養(yǎng)了魚,,周圍還扯上了鐵絲網,,徹底斷了小孩到水汪里洗澡玩的念頭。
這樣也好,,省得暑假期間學生溺水事故的發(fā)生,。對此,學校和有關老師,,包括一些學生家長,,都對“填汪造地”持贊成態(tài)度。我呢,,受兒時洗澡情感牽扯和影響,,總是左右為難,只好站在中間立場上,。
如今,,老家的孩子洗澡,得益于農村經濟快速發(fā)展和民生設施日益改善,,多數都在自己家里洗,,既安全,又衛(wèi)生,,還非常便利,。比之我們當時的兒時洗澡,真是天壤之別。
(作者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