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17日,魯迅收到北京自己的學生臺靜農(nóng)的信件,,信里面提到瑞典人斯文·赫定在上海的時候聽說魯迅的名字,,想請劉半農(nóng)幫助,,提名魯迅作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魯迅當即回復了上述這封信,,那信里的態(tài)度絲毫也不暖昧,,表達得非常截然。
先把魯迅致臺靜農(nóng)的原信抄錄一下:
靜農(nóng)兄:
九月十七日來信收到了,。
請你轉(zhuǎn)致半農(nóng)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哪里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國人,,靠著這“中國”兩個字罷,,那么,與陳煥章在美國做《孔門理財學》而得博士無異了,,自己也覺得好笑,。
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yōu)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jié)果將很壞,。
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此后能否創(chuàng)作,,尚在不可知之數(shù),。倘這事成功而從此不再動筆,對不起人,;倘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字,一無可觀了,。還是照舊的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罷,。
未名社出版物,在這里有信用,,但售處似乎不多,。讀書的人,多半是看時勢的,,去年郭沫若書頗行,,今年上半年我的書頗行,現(xiàn)在是大賣《戴季陶講演錄》了(蔣介石的也行了一時),。這里的書,,要作者親到而闊才好,就如江湖上賣膏藥者,,必須將老虎骨頭掛在旁邊似的,。
還有一些瑣事,詳寄霽野信中,,不贅,。
迅上,九月二十五日,。
對于這封確之鑿鑿的信件,,仍然有許多人表示質(zhì)疑,尤其是以聞名中國的諾貝爾獎評委馬悅?cè)粸榇怼?008年11月29日,,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cè)辉谝粋€主題為“諾貝爾文學獎與華文文學”的主題講座上第一次公開辟謠,,指瑞典學院從來沒有問過魯迅愿不愿拿獎而被魯迅回絕。他的原話是這樣的:“我知道大陸出了一些謠言,,說瑞典學院院士斯文·赫定在1930年代初在中國的時候,,問過魯迅他愿不愿意接受諾貝爾文學獎,說的是魯迅拒絕接受,。我查了瑞典學院的檔案之后,,敢肯定地說這只是謠言。瑞典學院從來沒有問過一個作家愿意不愿意接受獎,?!彼赋觯斞钢詻]有得到諾獎:第一,,沒有人推薦他,;第二,他的文學作品是在他逝世后才被翻譯成外文,。
而持此觀點的人還有蔡登山,,這位一直為現(xiàn)代文學史上諸多作家寫傳記的臺灣作家在大陸最近新出版了一本暢銷書:《魯迅愛過的人》。在這本書中的第九章《平生風義兼師友——臺靜農(nóng)與魯迅》中,,蔡登山詳細披露了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一事的詳細經(jīng)過?,F(xiàn)摘錄如下:“至于魯迅在1927年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多年來未得其詳,。1989年北京魯迅博物館兼魯迅研究室主任陳漱渝到臺靜農(nóng)的臺北寓所對他的訪問中,,臺靜農(nóng)終于道出事情的原委:那年9月中旬,魏建功先生在北京中山公園舉行訂婚宴,,北大同人劉半農(nóng),、錢玄同等都前往祝賀。席間半農(nóng)把我叫出去,,說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他想為中國作家爭取一個名額。當時有人積極為梁啟超活動,,半農(nóng)以為不妥,,他覺得魯迅才是理想的候選人。但是,,半農(nóng)先生快人快馬,,口無遮擋,他怕碰魯迅的釘子,,便囑我出面函商,,如果魯迅同意,則立即著手進行參加評選的準備——如將參評的作品翻譯成英文,,準備推薦材料之類,,結(jié)果魯迅回信謝絕,下一步的工作便沒有進行,。魯迅在9月25日接到臺靜農(nóng)寫于9月17日的信,,當天就立即寫信給臺靜農(nóng)作了回復。在信中,,魯迅首先對劉半農(nóng)‘為我,、為中國’的好意,表示深深的感謝,,接著他以‘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故‘不愿如此’的明確態(tài)度,斷然拒絕了劉半農(nóng)的提議,。他還以他曾翻譯過《小約翰》的作者望·藹覃(F.W.VanEeden)未能獲獎為例,,說明‘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還很多,‘要拿這錢,,還欠努力’,。”
從以上所摘文字可以看出,,所謂的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一事,,實際上只是魯迅的朋友們的一廂情愿,而并非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和瑞典皇家學院的意見,,有點中國作家自擺烏龍的意思,。
然而,2005年,,《南方周末》的記者夏榆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采訪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埃斯普馬克時,,這位主席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1988年有一位中國作家非常接近獲獎。那就是沈從文,。戰(zhàn)前是沒有來自中國的作家被提名,。以前有一個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曾經(jīng)建議把諾貝爾獎給中國的胡適,但是(瑞典)學院認為胡適不是一個作家,,更像一個思想家或者改革家,。所以沒有給他。在1930年代中期,,學院曾經(jīng)派人給魯迅帶話,,傳給他一個訊息,就是想提名他,。但是魯迅自己認為他不配,,他謝絕了?!?/span>
為了確認這個消息是否屬實,,夏榆還進一步問道:“評委會把這個提名訊息傳達給魯迅本人了嗎?”
埃斯普馬克回答說:傳達過,。魯迅拒絕了,。而且魯迅說中國當時的任何作家都不夠資格獲得諾貝爾獎。
埃斯普馬克曾擔任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長達17年之久,,他有一本書已經(jīng)有了中文版,,叫做《諾貝爾獎內(nèi)幕》。但是,他所說的魯迅拒絕諾貝爾獎的時間,,卻與魯迅書信里提到的不同,,大約是埃斯普馬克的記憶出錯。
但在回答夏榆提出的關(guān)于參評諾貝爾獎的作品必須譯成瑞典語的問題時,,他回答道:“我們讀的作品不一定非要譯成瑞典語,。我們很多評委懂其他的語種:德語,、法語,,還有其他的北歐語言,也有意大利語,、中文,。如果有一種小語種是沒有被翻譯的,我們會去訂購,,請人去評估和翻譯,。但即使這樣的話,我們也只訂購18份,,不會多做,。這樣的情況經(jīng)常會發(fā)生。我們訂購要讀的一本書,,有時候只印l8本,。而且那些評估和翻譯書的人,我們不讓他們互相有關(guān)系,,這個人在中國,,那個人就在另外的地方,不讓他們之間有關(guān)系,。而且我們也會請一些專家作評估,,但是不管什么樣的專家評估,我們所有的人都會自己作判斷,。必須所有的人自己看,,自己作決定。所以我們不會忽視任何小語種的文學,,如果沒有那些語言,,我們就會去找,我們不懂就會請人去譯,?!?/span>
而他的這段話,恰好推翻了馬悅?cè)坏哪嵌卧?,不一定非要翻譯才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魯迅1927年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事情,當年的媒體未做任何報道,,只在北京的圈子里流傳了一下,。但是,,胡適還是知道了,第二年,,當斯文·赫定詢問胡適是否愿意提名諾貝爾文學獎時,,也同樣被胡適一口拒絕了。
顯然,,這是一種魯迅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