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四射的鄉(xiāng)土藝術(shù) (連載)
馬新義
源流——茂腔的形成與發(fā)展
山東的地方戲曲藝術(shù)非常發(fā)達,境內(nèi)流行的劇種多達三十余種,,大致可分為五類,,一是弦索系統(tǒng):包括柳子戲、羅子戲(大笛子)等,;二是梆子系統(tǒng):如山東梆子,、平調(diào),萊蕪梆子,、東路梆子,、棗梆等;三是肘鼓子系統(tǒng),;四是由民間演唱形式發(fā)展起來的劇種:如呂劇,、兩夾弦、墜子,;五是由外省傳入山東的劇種,,如京劇,、評劇、亂彈等,。
肘鼓子也稱“周姑子”,是從民間流行的花鼓秧歌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早期的肘鼓戲是分布在臨沂、蘇北一帶的民間說唱形式,,這種肘鼓戲產(chǎn)生的年代已經(jīng)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盛行的時間約在距今一百五十年前后,后來由臨沂,、日照流傳到諸城,、高密、膠縣一帶發(fā)展成為茂腔,。流傳到即墨,、平度一帶形成柳腔;流傳到淄博,、惠民一帶發(fā)展為五音戲,、燈腔。
早期的肘鼓戲叫“本肘鼓”,,即本來的肘鼓子調(diào),,也可以理解為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調(diào),也稱“老拐調(diào)”“噢嗬罕”“拉魂腔”,。當(dāng)時的伴奏很簡單,,據(jù)諸城老藝人張立祥(1880年生)介紹:他從十九歲開始學(xué)戲,當(dāng)時流行的就是“本肘鼓”,,只用一面鼓,,一個梆子,一面手鑼伴奏,,沒有絲竹樂器,,連大鑼和鈸都不常用。本肘鼓的內(nèi)容多是演唱男女愛情,、歷史故事,、民俗風(fēng)情,通俗易懂,,風(fēng)趣幽默,,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其曲調(diào)的特征是旋律簡單,,節(jié)奏平穩(wěn),,唱詞多為七字句式,演唱時觀眾就地一圍,沒有特殊要求,,老百姓叫“踩撲土”,,是一種低層的民間演唱形式。
茂腔的形成與一位還俗的尼姑有關(guān):大約在一百多年前,,在江蘇北部一帶,,有一位年輕尼姑,這位尼姑自幼家貧如洗,,傳說她的祖父輩就唱拉魂腔,,她自己也喜歡唱,這位尼姑跟隨著她的父母從蘇北流落到臨沂沿街賣唱,,風(fēng)里來,,雨里去,靠賣藝乞討為生,。
后來,,這位尼姑還了俗,在日照的一個叫老牛窩的村子里嫁給了一個姓丁的民間唱肘鼓子戲的藝人,,初時人們根據(jù)她丈夫的姓叫她姓丁的尼姑,,那時,女孩子從小就得裹腳,,可丁氏尼姑像滿州人一樣不裹腳,,所以,后來人們又叫她“老滿州”,。不知道又過了多少年,,老滿州生兒育女,,一個個長大成人,。1895年,老滿州一家人(三個兒子和四個女兒)來到諸城安家落戶,。
老滿州七個子女,,除小女早亡外,其余的六個都跟她學(xué)戲唱戲,,長子丁大,,工大生兼花臉;次子丁仁奎,,主弦,;三子丁三孝,司鼓兼演生行,;長女留妹,,擅演小生,藝名大相公;次女(成妹)丁寶紅,,即二嫚兒,,主演;三女陽三戲路甚寬,,扮演生旦均甚出色,。有“三嫚兒不出臺,不頂一臺戲”之說,。她們家的戲班被老百姓稱為丁家戲班,,雖然是一家人,但老滿州的唱法與她丈夫唱的本肘鼓有所不同,,當(dāng)時她唱的肘鼓調(diào)叫“拉魂腔”,,這種唱法的特點是女聲唱腔下句的尾音上翻八度,被群眾稱為“打冒”,。經(jīng)過改進,,丁家戲班吸取兩家的長處,匯成為一種新唱法,,改名為冒肘鼓,,這種改變的時間大約在1896年-1906年之間。
二嫚兒丁寶紅相貌出眾,,嗓音優(yōu)美,,在她母親的嚴格培養(yǎng)下,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演員,,她唱功好,,再加上表演出色,很快就名噪諸城周邊五,、六個縣,,在諸城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二嫚兒的唱值千金,一兩銀子買一分”,。
二嫚兒唱戲出了名,,嫁給了諸城北王家大莊的王玉林,憑戲聯(lián)姻,,以戲結(jié)緣,。
當(dāng)時諸城也早就有本肘鼓的戲班,這個王玉林也是個唱肘鼓戲的名角,,他家全家都是唱本肘鼓戲的,,王玉林還擅長司鼓,也兼演小生,。二嫚嫁到王家后加入了王家戲班,,隨全家唱戲,,兩口子是同行,便于互相切磋,。這種結(jié)合也有利于互相學(xué)習(xí),,優(yōu)勢互補,對肘鼓戲的發(fā)展起了大作用,。二嫚兒繼承了母親老滿州在旦角的唱腔中,,下句尾音向上翻八度的唱法,又在演唱中不斷改進,,吸取了梆子等唱腔和民歌小調(diào)的長處,,移花接木,取長補短,,給觀眾以新穎的感覺,。這時從江蘇的贛榆縣及臨沂一帶又傳來了用柳琴伴奏的方法,不久后又改用胡琴伴奏為主,,增加了月琴,、三弦和打擊樂,使原來的肘鼓戲的表現(xiàn)力有了很大提高,。當(dāng)時還常與河北梆子,、京劇戲班搭伙演出,在唱腔方面也采取別的劇種所長,,逐步淘汰了翻八度的打冒唱法,,曲調(diào)更好聽了。這是一個重要的改變,,男女唱腔更加豐富多彩,,老滿州與女兒大嫚、二嫚(1882年生),、三嫚,、及二嫚的丈夫王玉林、兒子王福舉,、長女彩云,、次女彩虹,、三女彩鳳,,孫女王仙梅,連續(xù)四代都是以演唱肘鼓戲為業(yè),,本肘鼓也就是在老滿州與二嫚兒這兩代人的努力中發(fā)展為冒肘鼓,。
后來演出的劇目也在不斷增加,如被稱為“南岔子戲”的《五女會》《鐵牌關(guān)》等也移植過來,,這種日臻完善的劇在用文字記載時諧其原音最后才定名為茂腔,。老滿州一家?guī)状耸敲贿@一藝術(shù)瑰寶的主要創(chuàng)始家族,也是一個給世界留下了寶貴文化遺產(chǎn)的藝術(shù)世家。
老滿州和她的子女們在諸城,、高密,、膠縣、五蓮頗負盛名,,當(dāng)時,,提起丁氏戲班姑娘們的戲,這些地方婦孺皆知,。丁氏藝人死后,,老滿州又嫁給了膠南一帶一個名叫傅雪的茂腔藝人。
在諸城桃林鎮(zhèn)的小亮馬村,,我們找到了二嫚的外甥女辛太美,,年過六旬的她至今還經(jīng)常搭班唱戲。她說:“我的老姥娘就是老滿州,,我的姥娘是二嫚兒,,我大姨是彩云,我母親是彩虹,,王仙梅是我的舅家表姐……從我老姥娘的爺爺算起,,到我這一輩,唱茂腔已經(jīng)是第六代了,?!?/span>
到上個世紀初,生于1882年的二嫚兒正當(dāng)青春年華,,1914年,,老滿州去世,1917年,,二嫚與丈夫王玉林進入青島演出,,代表劇目有《東京》《西京》《金簪記》等。后二嫚夫婦又和張鳳寶(旦)李元林(生)李鳳山(曾金鳳之父)等組成了“共和班”,。這時戲班的陣營較強,,行當(dāng)齊全,經(jīng)常在諸城,、高密,、安丘、膠縣一帶演出,,還曾經(jīng)去過煙臺,、大連等地,把家鄉(xiāng)的藝術(shù)傳播到遍布山東老鄉(xiāng)的關(guān)東黑土地,。
后來又出現(xiàn)了諸城的“春和班”,,主要演員有二嫚的女兒王彩云,、李樹聲、趙桂林,、于福盛,、范寶恒等,從丁家戲班到后來的“春和班”,,演出主要是農(nóng)村,,在枳溝、郝戈莊,、相州,、昌城、呂標的大集,,白龍山的藥材交流會,、山會等地一邊演出,一邊帶徒弟,,傳播技藝,。由于群眾喜歡,學(xué)戲的人也多,,很多村子成立了小戲班,,在這些演出活動中非常重要的是在漢王山的演出。
漢王山位于舜王街道的老梧村東一里遠,,是東漢劉秀駐兵的遺址,,一條名為“飛得河”的小河蜿蜒繞山半周,是一座秀麗的小山,,這里有千年古寺,,寺中有古塔,(1967年,,被相州民工頭李得方煽動民工先炸毀相州的兩座牌坊,,七月初十又炸毀了漢王山的寶塔),寺旁還有一座古城堡,。這里每年都要有幾次山會,,會首都是由相州、解留,、城陽等鄉(xiāng)的聯(lián)莊會共同選出的,,大型的山會要扎相對的兩座戲臺,一座演戲,,一座供奉玉皇大帝叫神棚,,每天演戲前演員要奏著樂到神棚前拜祭,叫“進表”,,然后才可以演戲,。演戲的戲臺長寬都是26米,臺頂最多時掛五道檐,,就是那種飛檐斗栱,,每道檐下都有彩繪鑲板,這種工藝都是由昌城鄉(xiāng)辛莊子村的專業(yè)扎彩匠來搭建,,要求很高,,周邊百姓至今還流傳有“要好看,掛大檐”的俗語,。除此之外,,還要在場子周邊扎看臺,光看臺就要扎一百多座,,現(xiàn)在村中的老人都還記憶猶新,。這種看臺類似小型的閣樓包廂,前面有布簾,,供有身份的老爺,、太太、小姐們看戲,。戲演得好時,,臺下有身份的老爺、太太派人到臺上送賞錢,,這時主持人要宣布:“某某太太加官,,大洋多少……”普通觀眾在場內(nèi),男女也各在一邊,,很有秩序,。為了維持秩序,還要準備一堆臘桿子,,組織人員“押戲”,,防止壞人搗亂。有時演戲連演兩三個月,,這種山會吸引了膠東各縣,、含煙臺、福山一帶的客商,,不僅是宗教活動,,也成為諸城北鄉(xiāng)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文化交流中心,各類戲劇及馬戲雜技團體爭相來此演出,,有時有梆子,、柳琴、澇子,、京劇團來演出,,但主要還是以本地的肘鼓戲為主,,丁家班的老滿州、二嫚兒及她的下一代彩云,、彩虹,、彩鳳都曾是這里的常客,,高密,、膠縣的名角也來同臺演出。
漢王山旁老梧村當(dāng)時有客店,,常有客商住宿,,也有賭錢的人聚賭,即使不搞山會的時候,,也要唱堂會,,有時相州的財主也請去唱堂會。漢王山是諸城北鄉(xiāng)影響最大的文化活動中心,,相對于流浪式的演出,,漢王山是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演出地和傳承地,戲班的吃住都在老梧村,。至今,,村中的老人連戲班演員們的乳名都還記得。在這里,,二嫚兒一邊唱戲一邊教徒弟,,因此傳播面非常廣,也成為肘鼓戲的重要傳承基地,。
漢王山下的老梧村跟二嫚學(xué)戲的有孫維煥,、孫維山、馬萬福,、趙福田,,還有掘村的王福昌,相州的鄭桂林,,大由,、后塔橋的周世祿,胡蘭村的石寬等,,后來他們都在本村帶起了戲班,。王福昌后來曾跟二嫚等人一起在青島演出,后來與二嫚夫婦,、高戈莊的琴師宋松齋等人參加了金光劇團,,曾演過《獅子樓》中的潘金蓮,也是名角,一時一票難求,。孫維煥外號叫“大口旦”,,主要演旦角。孫維山外號叫“半拉子”,,可能是因為各樣都學(xué),,會掌鼓板,,也能演戲,,但各樣都不精,所以才有此外號,。馬萬福,,學(xué)演旦角,演過《三勸》中的田瑞花和《絲蘭記》中的候美英等,,曾隨戲班的人一起到哈爾濱一帶演出幾年不回鄉(xiāng),,后來被父親追回。
上世紀二十年代有一年,,因到安丘去搬戲班,,用了九輛二把手大車子,用九匹統(tǒng)一紅色的騾子拉車,,其排場之盛引起土匪的注意,。唱戲期間,土匪占了山寺,,相州,、解留等多個聯(lián)莊會組織圍攻,匪徒以圍墻作依托頑抗,,并放火燒毀寺中的關(guān)爺?shù)?,一時間硝煙彌漫,槍聲四起,,攻山人員身披多床棉被,,潑上水攻山,有的用草苫子卷成大捆,,潑上水往前滾作為盾牌,,人藏在后頭抗敵。最終,,聯(lián)莊會死亡一人,,匪徒除一人逃走外,21名被全殲,,匪徒們的頭被割下吊在相州的牌坊上示眾幾天后,,又送到縣衙請賞。此后,,漢王山再也沒演過這種大規(guī)模的戲,,但小的規(guī)模還是常有,,中共山東省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王翔千是相州人,相州離漢王山十里路,,抗戰(zhàn)時期,,在濟南搞革命活動的王翔千為躲避敵人的追捕回到家鄉(xiāng)時,也曾多次組織相州王氏私立學(xué)校的師生們到漢王山山會上演出《抗戰(zhàn)五更》等自己編寫的小戲和節(jié)目,。作家王統(tǒng)照也曾組織詩友來山上觀景寫詩(存世的有長詩《游漢王山懷古》),。
漢王山的戲劇活動對茂腔戲的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直到解放后老梧村戲班還能演近五十出戲,,在周圍鄉(xiāng)里傳為美談,,幾十年間,在諸城很多村莊都紛紛成立戲班,,春節(jié),、麥收后都要演幾天,茂腔得到了廣泛普及,。
像一脈清泉,,匯聚于民間,潤澤于大地,,流入人民的心田,,諸城茂腔在發(fā)展中給幾代鄉(xiāng)親父老帶來的藝術(shù)享受、精神的陶冶,、影響是巨大的,。
(未完待續(xù)。下一主題:明星與戲劇特色)
王仙梅等人合影(左起:王仙梅,、喬俊魯,、牛進、劉衍奎 攝于1960年)
漢王山寶塔復(fù)原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