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變形記》
作者:阿里·斯巴克斯
大自然與動植物是人類永恒關(guān)注的主題,而“蟲”作為非常貼近人類生活的物種,也常常成為文學所描述,、詠嘆的對象,。“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的《詩經(jīng)》中,,有《蟋蟀》《螽斯》等詩目,;唐代的虞世南和駱賓王都曾以蟬入詩自況,;李白在《長相思》中寫下“絡緯秋啼金井闌”的句子,;姜夔有《齊天樂·蟋蟀》的千古名篇,;西方更有法布爾《昆蟲記》這樣科學與文學的雙重著作,成為一代代讀者心中的圣經(jīng),。
對于孩子來說,,昆蟲是大自然的使者,也是童年的玩伴,。以昆蟲為主題的童書數(shù)不勝數(shù),,《昆蟲變形記》卻有它的獨特之處:一對雙胞胎兄弟遇到一位瘋狂科學家,在她神奇藥水的作用下,,先后變成了蜘蛛,、蒼蠅、蚱蜢,、螞蟻,、大蚊和龍虱。除了蜘蛛以外,,其他五種都是昆蟲,。他們完全以蟲子的身份觀察世界,經(jīng)歷危險,,解決難題,,完成任務。這種寫作視角,,即使在西方兒童文學中,,也是不多見的。
童書的首要功能是“教育”還是“有趣”,?在面對《昆蟲變形記》時,,我們不再需要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它將兩者完美地結(jié)合在了一起,。有人或許認為,,作為一部科普作品,《昆蟲變形記》的內(nèi)容“弱”了些,。但正是這種融合于故事情節(jié)中,,反復講述、強化的知識點,,才能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接受,、記牢。無論是對于學習氣氛,,還是對于學習效果,,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滋養(yǎng),,都勝過暴風驟雨式的澆灌。
這當然更是一部有趣的故事,,喬希和丹尼之間的相似與不同,,他們與姐姐、媽媽,、鄰居,、同學之間的小矛盾、小沖突,,還有科學家佩蒂·波茨小姐的怪癖與追求,,他們尋找“變形立方體”的過程,這些都構(gòu)成了富有張力的情節(jié),,以及故事中的幽默元素,,吸引著讀者沉浸其中,一路讀下去,。
故事譯文比較平實,、口語化,不落痕跡,,對于原作中的“笑點”,,也體現(xiàn)得頗為忠實、巧妙,。書中的彩色插圖則來自韓國,,它是在原版基礎上著色,整體感覺非常明快,、活潑,,與可愛的小開本相得益彰。書末還配有各種趣味游戲,。這些都為這部書增色不少。然而,,在讀過,、笑過之后,這部熱鬧的童書,,還能帶給我們更為沉靜,、深邃的反思。
姐姐詹妮不知道眼前的兩只蜘蛛就是自己的弟弟,,想要打死它們,。這像卡夫卡的《變形記》,只是沒有那樣冷漠,、殘酷,,卻多了幾分驚險,、刺激。而當詹妮也變成蟲子時,,兩個弟弟為了照顧她,,卻毫不猶豫地使用了變形噴霧,追隨她而去,。這樣的親情令人感動,。但是,“人”與“蟲”之間的界限,,真的那樣清楚,、恒定嗎?
當?shù)つ岢韵隆懊牢段绮汀?,才意識到那是一只蒼蠅時,,當他們在螞蟻大軍中,被那種整齊劃一的口號催眠時,,當姐弟三人作為蚊子,,瘋狂地撲向燈光時……這讓人想到“莊周夢蝶”的典故,還想到了《南柯記》里的“槐安國”螞蟻駙馬,。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的人類,,其實脆弱而又渺小。我們以為值得追逐,、享受的一切,,也許不過等于蜘蛛眼中的蒼蠅、蚊子眼中的燈光,。我們也像螞蟻一樣,,容易被集體的力量洗腦,像龍虱一樣在自己的世界里強大無敵,,卻在更為高級的力量面前毫無還手之力,。
或許孩子沒有必要從一部愉快的科普故事中讀出這些,但這無疑也是一種解讀的角度,。作者或許正是想通過這種昆蟲的視角,,讓我們體會世間生靈的脆弱與珍貴,體會大自然的神秘與魅力,。如果孩子能夠隱約地感知到這些,,并愿意在今后的閱讀和生活中,漸漸學會理解不同,、尊重生命,,那這部書就在傳遞知識之外,擁有了更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