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婚禮“扎堆兒”,有人稱七天要參加12場婚宴,。當然,,喜酒不是白喝的,送“紅包”是少不了的,。有記者對北京,、上海、河南等全國100名不同職業(yè)人員進行調(diào)查,,有67人參加過領導婚禮,,56.7%的人送領導的份子錢要高于送普通同事,數(shù)額高出近一倍,,還有高十倍的情況,。
雖然社會提倡勤儉節(jié)約,但結(jié)婚是人生大事,,有人想大操大辦,,也是個人選擇,只要不涉及公款與腐敗,,旁人的微詞只是微詞,。對許多人而言,婚禮上的紅包有心照不宣的“等價交換”意味——今天你結(jié)婚我送你多少,,來日我結(jié)婚你也將回送同樣的數(shù)額,。這種“往來規(guī)則”大致能使一些人“收支平衡”。
但是,,上述規(guī)則并不適用于某些領導或其子女所辦的婚宴,。給領導家辦喜事送更大的紅包,并且按照領導有多少實權權衡送出的紅包到底該多大,,其實是另一種規(guī)則,。這種規(guī)則不會出現(xiàn)在任何教科書中,卻又實實在在地被許多人深諳并實施,。
送領導大紅包者也懷有不同的心態(tài),,要么是有事相求于領導,要么是害怕送的少被穿小鞋,,還有人干脆借機大肆行賄,。行賄者在送出大紅包的同時,預期著權力者在項目審批等方面大開綠燈,,給自身帶來N倍于紅包的“增值”回饋,。指望領導在職務上給予提拔的人,則希望靠升遷獲得更好的地位與經(jīng)濟收益。還有更多人則是“陪綁”——紅包數(shù)額不足以打動領導,,既不能指望領導的權力回饋,,也不巴望自己結(jié)婚時領導回送同樣的數(shù)額,這種“隨禮”完全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并且“包子”還不得不扔——某些領導記不住送禮金額不突出者,,但對一分錢沒送的人卻記得門兒清。為了不給領導留下不良印象,,必須笑臉送上。
某些領導借婚喪嫁娶斂財不是新聞,,但類似的事卻不斷成為新聞,。比如,北京一名村干部在今年國慶期間,,為兒子大擺三天婚宴,,婚禮設在國家會議中心大宴會廳,酒席共計約250桌,,還請來一些演員助陣,,保守估計花費160萬元以上。當事人辯稱“都是親家出錢辦理”,,但明眼人知道,,京城的一些村官實在是“官不大權不小”。何況,,如果沒有廣泛且深厚的人脈網(wǎng)絡,,能請來250桌的賓朋嗎?眾多來賓好意思“空手赴宴”,?
有關方面沒少出臺規(guī)定,,嚴禁干部大擺宴席、收受禮金,。但某些干部不是頂風違規(guī),,就是下有對策。比如,,上級規(guī)定婚宴不得超過多少桌,,有人化整為零、分批辦,。即便婚宴桌數(shù)不超標,,篩選邀請“貴賓”一樣能確保豐厚收益。還有,,明著不擺宴席,,不意味著暗地不能送錢與收錢。說白了,婚喪嫁娶不過是由頭,,只要有缺乏約束與監(jiān)督的權力,,只要有送錢與收錢的心,行賄與受賄總會變著花樣進行,。單純規(guī)定干部婚宴桌數(shù),,難掩頭疼醫(yī)頭,治標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