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自娛自樂的演出現(xiàn)象,,曾經(jīng)被媒體多次批評,,每次都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但批評過后狀態(tài)依舊,。今年春節(jié)以來,又有130多場自娛自樂式的演出相繼在“金色大廳”登臺,,再次引發(fā)輿論的激烈抨擊和辛辣嘲諷,。
自娛自樂是文藝演出最典型的失范行為,,表演不為觀眾,登臺靠的是贈票,,投入不講產(chǎn)出,,創(chuàng)作為的是獲獎,連評論吹捧也是自己出錢邀請來的,。而出國演出的自娛自樂,,登臺還可以鍍金,演出之余還可以旅游,,為了這種“走出去”還可以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經(jīng)費,當然也可以在業(yè)績中添上一筆,,媒體記者跟著出國游玩后也可以再寫“掌聲如潮”、“大受好評”,。
自娛自樂式的演出明明是文藝界的恥辱,,競相趕赴“金色大廳”也早被輿論挖苦得光彩盡失。與輿論批評的同時,,幾年前,,有關(guān)部門還曾下文嚴厲制止赴“金色大廳”去“鍍金”,可為什么此風仍然盛行,?
習慣的力量非常強大,,無論輿論如何批評,當?shù)赜^眾如何搖頭,,主管部門如何禁止,只要這種習慣在業(yè)內(nèi)存在,,只要業(yè)內(nèi)有人認可,,一切都無所謂。習慣就是隨大溜,,因為別人都去了,,因為別人都有登上歐洲舞臺的經(jīng)歷,因為別人都在以此炫耀,,我當然也要跟著習慣走,。這種習慣之所以存在,就在于恥辱感的喪失,,缺少了恥辱感,,心理也就失去了講榮辱是非的壓力,甚至還可以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沒有觀眾,演出靠贈票,,在一些演出團體眼里,,并不以為恥,,與出國相比,與“鍍金”相比,,與回國后在媒體上自我吹噓相比,,人們的指責根本不值一提。在他們的榮辱天平上,,觀眾向來不占分量,,有沒有票房也無所謂。
盡管輿論批評不斷,,但在業(yè)內(nèi)的小圈子里,,在許多依然不明真相的人那里,“金色大廳”還是最好的秀場,。不少樂團在其業(yè)績和宣傳里不能缺少國際巡演的內(nèi)容,,但市場運作乏術(shù),水平又有限,,于是,,“金色大廳”成了他們出國鍍金的棲身所在,反正花錢就可以登臺,,反正這也是維也納的著名音樂廳,,總比窩在國內(nèi)不出去強;而出國登臺,,尤其在“金色大廳”高歌一曲,,對演員來說,無論如何也是一種光環(huán),。在這些團體和演員的心目中,,被輿論批評不算恥辱,在國外丟人現(xiàn)眼不是恥辱,,沒出國,、沒去過“金色大廳”才是最大的遺憾。
其實,,自娛自樂的何止是演出,,那些所謂核心期刊的增刊,不也是為了評職稱者創(chuàng)辦的自娛自樂的平臺嗎,?那些自己花錢出書,,再花錢找人寫吹捧評論,然后再在圈子里運作獲個什么獎,,不更是一種自娛自樂嗎,?
文化要講道德,講道德首先要知榮辱,,連榮辱的界限都沒有,,道德從何說起,。文化本身是傳播真善美,可一些文化人自己都不知美丑,,不明何為榮何為恥,,甚至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那么,,文化失范也就可以大行其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