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北總布胡同三號,,已于2012年被拆除,。(翁珂繪)
寫林徽因(1904–1955)并不容易,。已經(jīng)有很多關(guān)于她的傳記與文章,而現(xiàn)在的我看林徽因,心底又總多了一份敬意,因為她是我的祖師奶奶,,她和梁思成是我的導師的導師的導師。但在這篇文章里,,我暫不把她放在高冷的位置尊稱為林先生,,我想盡可能地感受她,一個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女建筑師,。
“女建筑師”有兩個含義,,一是女子,二是建筑師,。在這里,,我暫且斗膽一次,走進林徽因作為女子的世界,。
我曾好奇地問我的先生,,30年代的林徽因是什么樣子?可惜他說從來沒見過林徽因,。梁家住在城里,,他們兩個家庭又沒有私交,。先生說30年代清華園的教授基本都是留美學者,,但各家的太太所受的教育卻很不一樣,他的母親是非常舊式的中國婦女,,這類家庭的人從沒到過“太太的客廳”,。
若是從建筑界前輩們的文章中去讀林徽因,就會發(fā)現(xiàn)“美麗”對于林徽因來講太過庸俗了,。他們描寫的林徽因有著藝術(shù)家的精致氣質(zhì),,觀察力敏銳,常常語驚四座,,倔強而執(zhí)著,。也許,正是這種剛?cè)岵⒑系匿h芒成就了經(jīng)典的“太太的客廳”,。
似乎任何接近過林徽因的人,,都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她的魅力,幾十年不變,。我想除了她的天賦與修養(yǎng),,還與她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靈性有關(guān),。女人通常結(jié)婚為人母后便放棄自我,林徽因則一直保留著自己的感性與詩意,。暫且不講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她三十二歲時與沈從文在信中長篇討論情感:
“世界上沒有多少人有那機會,且沒有多少人有那種天賦的敏感和柔情來嘗味那經(jīng)驗……如果在‘橫溢情感’和‘僵死麻木的無情感’中叫我來揀一個,,我毫無疑問要揀上面一個,,不管是為我自己或是為別人?!?/span>
關(guān)于林徽因的感情生活,,總有些梁林交匯的片斷,讓我忍不住一讀再讀,。其中一個是他們的女兒梁再冰描述的17歲的梁思成初見14歲的林徽因的情景:
“她的靈秀之氣和神采立刻吸引了他,。特別令他心動的是,這個小姑娘起身告辭時輕快地將裙子一甩便翩然轉(zhuǎn)身而去的那種飄灑,?!?/span>
這是一個梁林初會的美妙的畫面,而每一個美好的故事通常有一個美麗的開始,。當然,,梁林的交往還有更深刻的一面。梁思成在談到自己為何選擇建筑學的時候說:
“她(林徽因)談到以后要學建筑,。我當時連建筑學是什么還不知道,,徽因告訴我,那是集藝術(shù)和工程技術(shù)為一體的一門學科,。因為我喜愛繪畫,,所以我也選擇了建筑學專業(yè)?!?/span>
看似平平淡淡的話,,其動人之處在于,梁思成在做人生第一個最重要的決定時,,非??粗亓只找虻倪x擇和想法,這是林徽因在梁思成心中的分量,。這種信任與敬重,,自然會讓冰雪聰明的林徽因知道,可與之攜手共老,。
梁再冰還描述過梁林在賓大讀書的一幕,,也是我十分喜愛的一段:
“有一次,他們的作業(yè)是設(shè)計一張圣誕卡,媽媽有一個比較新穎的“靈感”,,爹爹也頗為贊賞,,但認為此卡必須由他來畫出,才能盡善盡美,。媽媽不同意,,她說,同學們都認得他倆的畫圖風格,,爹爹如代她畫,,別人一看就知道“槍手”是誰。但爹爹仍堅持由他來畫,,為此兩人吵了一架,。”
1928-1929年梁思成與林徽因在沈陽清代北陵考察
記得有人說過,,一個男子若不愛一個女子,,他會認為她很能干,事事可以自己應對,;一個男子若愛一個女子,,他會認為她很拙笨,事事需要自己替她操心,。這句話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梁林之間這一幕吵架,無非是梁思成一心想替林徽因做到完美,。愛情讓一向嚴謹細致的梁思成失了常態(tài),,絲毫不避“槍手”之嫌。
而關(guān)于徐志摩,,林徽因說徐志摩的《偶然》和《你去》這兩首詩是為她而作的,,也是他把她帶進了英國文學與戲劇的世界。徐志摩有著孩子般的純與癡,,當他不顧一切追求林徽因時,,林徽因應該不是完全不為之所動的。只是我覺得,,徐志摩這種拋妻棄子飛蛾撲火般的熱烈超過了一個十六歲少女可以承受的程度。
關(guān)于金岳霖,,我在林洙寫梁家下午茶的回憶中看到了感人的一幕:
“金岳霖每天風雨無阻總是在三點半到梁家,,一到就開始為林徽因誦讀各種讀物,絕大部分是英文書籍……”
那是大概在1948年,,長年受肺結(jié)核折磨的林徽因早已紅顏不再,,金岳霖則仍默默相伴。我常想,假如金岳霖在梁思成之前走進林徽因的生活會怎樣,,可是歷史沒有如果,,他就是比梁思成晚到了。
很多人認為林徽因是個情場高手,,在這三大才子的感情世界中進退自如,。其實不然,在我看來,,林徽因是個極其感性的女子,,她也曾經(jīng)“失控”過。當林徽因愛上金岳霖時,,她已是上流社會所熟悉的“梁太太”,,而且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假如林徽因理性冷靜,,她會果斷抑制自已的感情,,就不會有她對梁思誠坦誠相告的一幕:她說她同時愛上兩個人,怎么辦,?
所幸的是,,這四個人都是謙謙君子且真摯坦然,使得本來極其容易變味的情感糾葛散發(fā)出幽蘭般的清香,,他們在生時如此,,身后更是如此。
人們較少關(guān)注的是林徽因作為“建筑師”的一面,,而我覺得,,正是“建筑師”這一身份才讓林徽因如此無可比擬。
林徽因16歲時隨父親到歐洲訪問,,游歷了英國,、法國、瑞士,、德國,、比利時五個國家。沿途的建筑的美一定打動了林徽因,,建筑應該是這個開始觸動她的靈魂,。與這點并不矛盾的說法是,林徽因喜歡上建筑是因為她在倫敦的一位同齡女友是建筑系的學生,,她告訴林徽因建筑不僅是建房子,,還是一門藝術(shù)。
也許是冥冥中的安排,,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走進了建筑學,,成為中國建筑學研究的開山鼻祖,。他們努力解讀天書似晦澀難懂的《營造法式》;他們在極其惡劣的環(huán)境中尋找中國古建筑,,發(fā)現(xiàn)了隱藏于山林中的佛光寺,,打破了前人認為的要看唐代木構(gòu)建筑只能去日本的觀點;他們在戰(zhàn)火,、貧困與疾病的磨難中寫下了第一部《中國建筑史》,。
在建筑學的道路上,他們并駕齊驅(qū)三十載,,互濟互補,。梁思成在建筑學研究上基本功深厚,林徽因則有天生的藝術(shù)敏銳感,。梁從誡說父親(梁思成)常常告訴他們,,母親(林徽因)經(jīng)常替他的文章“點睛”。但林徽因在很多年里只是“梁思成太太”,,建國后她才有了獨立的“建筑學教授”的身份,。
林徽因的建筑學研究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她認為建筑史研究與相關(guān)朝代的思想,、精神,、生活息息相關(guān),細致至人的衣著與氣質(zhì),。在研究漢墓時,,她常常神游至漢代,不知所歸,。樓慶西教授說,,林徽因是“用詩人的心靈與藝術(shù)家的眼睛去欣賞去研究這些藝術(shù)的”。
充滿靈氣的林徽因,,從踏入建筑學的一刻起,,一直在忘我地燃燒著生命,有如一只放聲歌唱的荊棘鳥,。她把自己的一生發(fā)揮到了極致,,世上再無林徽因。(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