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蓮
人最擅長記憶的器官是什么?我的選擇是味蕾和腸胃,,而不是大腦,。你記憶中的某道美味,,無論隔了多么遠的時空,只要在你舌尖上重新滑過,,味蕾都會準確無誤地帶你穿越回那時那地,,重現(xiàn)彼情彼境。小時候,,上頓黑乎乎的地瓜干,,下頓白慘慘的地瓜干煎餅,下下頓還是地瓜干地瓜干煎餅,,被長期虐待的腸胃和處于半失業(yè)狀態(tài)的味蕾,,像黑暗中訓練有素的警犬,對自然中的一切吃物,,保持著高度的警覺高亢的熱情,。那個年代,人人都是當之無愧的吃貨,。
甜桿
八月十五前后,,玉米將熟未熟時,玉米葉子未被褪去之前,。放學后約上三五個伙伴,,潛入玉米地深處。水滴入海般,,高大無垠的玉米帳立即吞沒了我們,。這時的玉米秸儼然哺乳期的婦女,每棵懷里都揣著兩個脹鼓鼓的大玉米棒,,玉米皮已是綠中泛白泛黃,,玉米須早已干枯成棕褐色。這時的玉米棒已無法生啃,,養(yǎng)育玉米棒的玉米秸卻正可口,。掰掉玉米棒,從根處掰斷玉米秸,,把玉米葉子層層扒干凈,,一根滑溜溜綠油油的甜桿便搞定。
牙齒輕輕咬住玉米秸根處的一小點外皮,,小心地沿玉米秸的紋路往下撕,,撕到骨節(jié)處自然頓住,直到把所有玉米秸上的皮撕光,,露出淡綠色的瓤,。咬一大口在嘴里嚼,直嚼出甜絲絲、涼津津的汁水,,“咕咚”咽下去,,把渣子吐出來;再咬一大口,,再嚼,,再咽,再吐渣子,,一節(jié)一節(jié)地,,直到把整根甜桿消滅。玉米甜桿既有玉米的甜潤也有玉米的清香,,還比玉米有嚼頭,。
后來也買過甘蔗嚼過,甘蔗的皮沒有玉米秸的皮好撕,,瓤也沒有玉米秸的柔軟,,汁水也比玉米秸的寡淡得多。
吃玉米秸也是需要技巧的,,撕席片時要一小片一小片的,,一次不要貪多,否則會被鋒利的席片劃破嘴唇,。挑玉米秸也是有門道的,,太粗太細的都不好吃,要挑那種長得苗條勻稱,;黑的發(fā)綠的不能要,,汁水帶股臊味,甚至里邊還可能有蟲子,;發(fā)黃的也不能要,,糠而少水;要那種翠綠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傊雌饋眇B(yǎng)眼的吃起來也必然養(yǎng)嘴,。
焉莠
焉莠,,學名龍葵,百度詞條上這東西的名字各地叫法不一?,F(xiàn)在的孩子沒幾個能認得,,上個世紀過來的人估計唇齒間都會有焉莠的記憶。
這是一種茄科的草本植物,,半米多高,,常生于山坡林緣,、溪畔草叢和村落園圃,如果長在田里,,農(nóng)人會把它當雜草鋤掉。矮矮的莖很硬,,類似于小樹,,圓圓的葉子像茄葉,比茄葉小,,比茄葉綠,。開一種白色的小花,至于花是什么樣子從來沒有細看過,,因為我從來只關(guān)注它的果實,。果實一嘟嚕一嘟嚕的,成熟時每個焉莠果也就豌豆粒大小,。焉莠果剛開始是綠色的,,慢慢地綠色變淺,進而綠紫,、紅紫,,最后紫得發(fā)黑,這個時候的焉莠果就算熟透了,。一嘟嚕焉莠果里的焉莠并不是一氣兒都熟的,,就如同一嘟嚕的葡萄,總是有青有紫,。每一嘟嚕焉莠果里的焉莠,,都是大小不一深淺不同。有的是一團混沌不清的綠,,有的是綠中泛白近乎透明,,有的綠中隱著幾絲粉紫,有的則已經(jīng)是大紅大紫,,還有的基本就是黑色了,。摘的時候并不是把整嘟嚕都摘下來,那樣就太不過日子了,。摘的時候要特別小心,,熟透的焉莠果草莓般嬌氣,勁稍大點就會弄破,,紫紅的漿水立即給手指上了彩,。還要當心不要碰掉其他還沒有成熟的焉莠,發(fā)現(xiàn)一棵焉莠后我們會做好記號,,然后會分期分批地光顧它,,直到摘凈這棵焉莠上每一個熟透的焉莠。手中攢了三五個焉莠后一起填到嘴里,太少了還不夠塞牙縫的,,更不會說解饞了,。比紅葡萄酒還濃釅的汁水酸酸甜甜的,在唇齒間久久回味,。吃上幾小把,,嘴巴舌頭都染成紫色的了,說出的話都是妖媚的紫色,。焉莠果里還有一些煙種樣的白色種子,,嚼起來“喀成喀成”的,在舌尖上跳舞,。那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最美味的水果,。
有一次跟兒子一塊,在路邊發(fā)現(xiàn)了一棵焉莠,,有點驚喜有點意外,,這寶貝可是多年不見了。連忙指給兒子看,,說這焉莠多么多么地好吃,,然后摘了幾個紫黑的,托給兒子,。兒子從我手心里捏了兩個,,剛送到嘴里接著就“呸”地吐了出來:“什么東西啊,這么難吃,!”我有點心疼,,趕忙把剩下的幾顆填到自己嘴里,有點酸,,有點甜,,還有點澀,是小時候的味道,,又不全是小時候的味道,。
扎銀
扎銀是一種茅草的未成年的花,這種茅草河邊溝渠邊最多,。清明前后,,茅草層層的綠葉已展開,從去年枯死的敗葉中露出臉,。細長的葉片頂端包著鼓鼓的小手指長短的綠頭,,輕輕拽出來,扒開外邊的嫩皮,,里邊是白白的軟軟的絨絨的芯,,放在嘴里,,綿墩墩,甜絲絲的,,嚼一嚼,,一股清香直沁心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扎銀,。因為扎銀包著一層草皮,,跟別的草沒有多大區(qū)別,找起來很費勁,,瞪著眼,蝦著腰,,扒拉著草,,有時也擠不了幾根。擠扎銀是要有“扎銀眼”的,,也像摳截留龜,,要有“截留龜眼”,你走過去,,擠不著的地兒,,別人一過去就能擠一大把,任你后悔著急得捶胸頓足也無濟于事,。擠扎銀要有扎銀緣,,還要有虔誠的心。那個時候有個說法,,說是這扎銀是有靈性的,,亂說話它就躲起來了,就像千年老林里的人參,,發(fā)現(xiàn)了是不能出聲的,,要用紅繩栓住,不然它就溜了,。所以我們擠扎銀時就不停地念叨“扎銀扎銀,,今年吃了下年還您”,據(jù)說這樣扎銀就不怨我們啦,。我們擠扎銀時都感覺神神叨叨的,,沒來由地會覺得脊背涼嗖嗖的。
擠扎銀是有時令的,,太早了,,扎銀沒長出來,扒開層層的皮也找不到白嫩的芯,;太晚了,,扎銀長老了,,嚼起來像老草,了無甜味,。好吃的時候也不過十多天,。那些日子我們往往早出晚歸,上下學的路上,,我們一路擠來,,有時也能擠一大把呢。路上我們舍不得吃,,揣在兜里書包里,,等下了課的時候才拿出來慢慢享受。你看到教室里校園里到處是棄置的綠綠的扎銀皮時,,肯定是扎銀“上市”了,。如果你抓不住扎銀上市的時機,那就只好等茅草揚出如雪的白花時興嘆:我當時怎么就沒看見你呢,!
現(xiàn)在每當看到“如火如荼”這個詞時,,我總會想起那柔軟清甜的扎銀。因為那個“荼”可不就是長大了開了花的扎銀嗎,?
如今,,農(nóng)村的河溝越來越少了,茅草也像瀕危動物樣絕了種,,我們到哪兒再去擠扎銀呢,?
螞蚱
“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比藗兺矚g用這句話嘲笑那些快要完蛋的壞人壞事。還別說,,捉螞蚱還就得秋后,。秋后的螞蚱個大肉肥,母螞蚱肚子里滿滿的螞蚱子,,吃起來最香,。捉螞蚱不但要秋后還以秋后的清晨為最佳,這時候露似珍珠,,螞蚱翅便被露花打濕,,身子不再那么輕盈,并且“一夜白露一場霜”的,,秋后的早上還是有些涼沁沁的,,人該穿秋衣秋褲了,螞蚱沒有秋衣秋褲穿,,身上又沒有毛,,蹦跶不起來了,。小孩子都貪睡,沒誰愿意早早爬起來滿坡跑,,我就從來沒在早上捉過螞蚱,。
深秋,玉米掰了,,玉米秸抓倒了,;地瓜抓了,該窖的窖起來了,,該切地瓜干的也切了……高的矮的莊稼都歸倉了,,地要等到墑情好的時候才能耕種,田野就像散了場的電影院,,本來滿滿當當?shù)?,“忽啦”一下子,人就都走光了,,空曠得有點驚惶失措。滿坡里都成了草的天下,,雖然都老得枯黃零亂,,可因為做了主人,就得意地在秋風里搖頭擺尾呢,。螞蚱看著草發(fā)瘋,,就可著性子折騰,撒著歡兒蹦跶,。小時候喜歡捉螞蚱,,其實不但是為了吃,更喜歡像螞蚱一樣滿坡里撒歡蹦跶,。大太陽底下,,高遠的天空,空曠的田野,,颯爽的秋風,,我們盡情地把自己蹦跶成一只螞蚱。
螞蚱跟喜歡蹲墻根的老頭一樣也喜歡曬太陽,,秋后中午,,太陽把每一棵枯草都撫摸得暖煦煦懶洋洋的時候,螞蚱找塊向陽的山坡伏下來,,靜靜地曬著太陽,。我們不喜歡曬太陽,也不喜歡螞蚱曬太陽,。我們張開雙臂攆雞一樣大聲吆喝著,,滿山坡上跑,,螞蚱們受了驚,倉皇起飛,,張開的翅膀閃著五彩的光,,摩擦翅膀的“哧哧”聲此起彼伏,這讓我們更加興奮,,攆得滿坡的螞蚱飛起落下,,落下飛起。
那個時候常見的螞蚱有三種,。一種叫做小油螞蚱,,個頭不大,身材勻稱,,最大的也就小拇指長,。頭大,須短,,身子翅膀看起來都油光閃閃的,。兩種顏色,一種是草一樣的翠綠色,,一種是土一樣的灰褐色,。油螞蚱因為體小翅短,飛不遠蹦不高,,捉起來容易些,,小孩子徒手就能捉到。但這種螞蚱特別愛蹦跶,,像有多動癥的孩子,,總愛從一棵草蹦跶到另一棵草上。不知是因為它本身油多還是因為它愛蹦跶,,油螞蚱油炸了特別好吃,。剛炸出的油螞蚱,油亮通紅,,色相誘人,,吃起來酥脆噴香。飯店里做的大多是這種油螞蚱,,不過應該是人工成批喂養(yǎng)的,,個頭一般大,像從機器里生產(chǎn)出來的,。
一種叫刷馬角(有的地方叫括搭板),,學名中華劍角蝗或中華蚱蜢。身材細長,,通體草綠色,。頭尖,,須長,胳膊腿身子看起來都瘦瘦長長的,,跟竹節(jié)蟲似的,,放在竹子上不動,就是竹葉竹枝,。刷馬角別看翅膀很長,,卻不太會飛;腿腳很長,,卻不太會蹦,,所以捉刷馬角,你根本不用撲,,用手捉就行了,。刷馬角有個特點,喜歡背對,,下面的又肥又壯,,是母;背上的又瘦又弱,,是公,。一個粗婆娘背了個俏漢子,看起來特別滑稽也特別有意思,。刷馬角本來就笨,背了對的刷馬角更蠢,,只會在草地上爬,,用兩個手指就可以把它們捏住,并且一捏是兩個,。它那一身蔥綠的袍子,,修長的腰身,沒有成為它養(yǎng)家糊口的資本,,反而因為它的蠢笨和率性,,最終成了別人餐桌上的點綴。
一種登登山,,也就是我們習慣叫作蝗蟲的,。蝗蟲蝗蟲,,它的身子真的是黃黃綠綠的,。登登山是螞蚱界里的大力士——塊頭大,力氣大,,飛得遠,,蹦得高,。兩條后腿特別粗壯有力,老百姓說酒鬼不擇肴“兩條螞蚱腿喝頓酒”,,說的應該就是登登山的后腿,。陽光好的時候,登登山一翅子能飛出去好幾十米遠,,想捉到它,,難!對付這大力士得有稱手的工具才行,。找根長桿,,用鐵絲彎個圈,卷上塊網(wǎng),,一副專業(yè)的捕螞蚱工具就完成了,。
不要以為你手中握有武器,就可以為所欲為,,登登山可不怕這樣的霸權(quán),。對付登登山不能像對刷馬角和油螞蚱那樣強取,登登山不但力大善飛,,還特別靈敏,,稍有點風吹草動,它就會振翅蹬腿遠走高飛,。一旦發(fā)現(xiàn)登登山,,就要屏住呼吸,躡手躡腳地一點點靠近,,然后子彈出膛般伸出網(wǎng)罩猛然一撲,,幸運的話,蟲落網(wǎng)底,,大功告成,。更多的時候你只能激動地撲倒在草叢里,眼睜睜地看著登登山得意洋洋地在你眼皮底下飛遠,。人的所謂智慧,,在自然面前有時候真的很愚蠢可笑。找到只登登山不容易,,而登登山的肥大,,更誘使人不會輕易放棄。人撲倒在草叢里,,眼睛會緊緊盯住登登山落下的地方,,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摸上去。如此三番,三番五此,,登登山能否成為你的美味,,那還是得看上帝的旨意。這個時候的登登山,,多像那個逗得獵人團團轉(zhuǎn)的狡猾的狐貍,。如果能捉到個登登山,那簡直就是小過年,,而能吃上個有子的母登登山,,那肯定賽過過年了。
登登山適合燒著吃,,反正坡里最不缺的就是草,。燒熟或燒得半生不熟的登登山,紅紅綠綠的,。扒開肚子上的薄皮,,一排排的螞蚱子金燦燦的,光是看看就足以抵過追著登登山滿坡飛跑蹦跶的疲累了,,何況登登山的子香甜中帶面,,是世上絕少的美味。
螞蚱好吃,,但也有不少人生來就沒有這種口福的,,更有甚者因為享受了螞蚱的口福而作別了世上的一切口福。前些年,,我村里一個人捉了一個大登登山,,覺得稀罕,就地點火燒熟了,。登登山還沒吃完就覺得不舒服,,趕緊打120,結(jié)果人還沒拉到醫(yī)院就不行了,,為登登山作了陪葬。半只螞蚱喪了命,,很長時間里,,那半只螞蚱,那喪了的命,,都讓人們唏噓,。
(作者單位:諸城市龍源學校,諸城作協(xié)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