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作風、正學風,、改文風之二
領導干部學習與否,、學風如何,不僅是個人興趣愛好的問題,,更是黨性修養(yǎng)的基本要求,、責無旁貸的政治責任
3個月內4次集體學習,聚焦改革開放,、和平發(fā)展,、依法治國等現實課題,,授課者在專家學者外新增了“部級官員”。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政治局用行動,,表達了一個政黨對待學習的“主體自覺”,也傳遞出一種“重質量,、不重形式”的務實學風,。
知然后行,行起于知,。學習是前進的基礎,,而學不學、信不信,、用不用,,以及怎樣學、怎樣信,、怎樣用的學風問題,,決定著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正因如此,,毛澤東同志曾把學風問題視為思想方法問題、工作態(tài)度問題,,乃至“第一個重要的問題”,。
不難理解,如果一個領導干部書柜中的藏書蔚為壯觀,,卻只是為了擺架子、裝樣子,,很難說他有求真務實的工作態(tài)度,;如果一個領導干部熱衷于鉆研厚黑學、關系學,,很難想象他會有公道正派的政治品格,;如果一個領導干部總是遇事憑經驗、做事憑感覺,,從不認真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很難指望他能有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能力。
管理學大師杰克·韋爾奇這樣說過:“在你成為領導之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長有關,。當你成為領導以后,成功都同別人的成長有關”,。對普通人來說,,學風如何,,是個人進步問題;對領導干部而言,,學風如何,,卻是公共責任問題;對一個執(zhí)政黨來講,,學風如何,,則關系到國家命運前途。正因如此,,中央領導強調,,要從看世界看中國、看現在看未來的廣闊視野,,從完成黨的歷史任務,、實現黨的根本宗旨的戰(zhàn)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學習,、弘揚良好學風的重要性緊迫性,,在全黨興起學習之風、調研之風,、實干之風,,聚集推動事業(yè)發(fā)展的正能量。
“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今天,,我們之所以如此強調學習,、重視學風,一個重要原因是“能力不足”的憂患,。身處一個社會急劇變化的轉型時代,,置身“未知遠遠大于已知”的網絡環(huán)境,面對尾大不掉,、盤根錯節(jié)的既得利益和發(fā)展難題,,“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焦慮,,甚至捉襟見肘,、動輒得咎的恐慌背后,是因為不注重學習導致的知識老化,、思想僵化和能力退化,。從這個角度,學以修身、學以資政,、學以經世,,領導干部學習與否、學風如何,,不僅是個人興趣愛好的問題,,更是黨性修養(yǎng)的基本要求、責無旁貸的政治責任,。
分析當前存在的一些學風問題,,最大的學風不正,是不重視學習,、不注意學習,,有些黨員干部熱衷于迎來送往、忙于事務應酬,,學風不濃,、玩風太盛。學風不正最普遍的現象是“空對空”,、“兩張皮”,,學的一套、說的一套,、干的又是另一套,。概而言之,一些領導干部之所以不愿學,、不善學,、不真學,主觀原因在于其權力觀,、事業(yè)觀,、政績觀出了問題,客觀原因則是用人機制,、用人導向乃至政治生態(tài)上發(fā)生了偏差,。
試想,如果那些帶著“問題意識”,,經常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人,,往往因為“報憂多于報喜”,即使工作取得出色成績,,也引不起上級重視,,而那些跟得緊、跑得勤、常在領導身邊晃悠,、常和領導推杯換盞的人,,由于深得領導信任而被重用;如果那些經常沉下去,、接地氣,,認真搞調查研究的人,往往因為在上級視野之外得不到提拔,,而那些浮在上面,,“學學詞、練練嘴,、表表態(tài)”的人,,卻因為表面文章做得好步步高升,學習的價值如何充分體現,?良好的學風又怎能得到弘揚,?從這個角度,只有讓“學習”成為干部進步的可靠階梯,,讓善于理論聯系實際,、深入調查研究的干部得到重用,才能真正形成濃郁旺盛的求知之風,、刻苦鉆研的探求之風,、博學慎思的思考之風。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氣”,,是氣質,更是底氣,。少些應酬,、多些閱讀,少些空談,、多些調研,,少些煙酒味、多些書卷氣,,“把學習當作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不僅關乎領導干部的個人素養(yǎng),,也關系“中國夢”的成色質量。(文/人民日報評論部)